坏情绪传染案例
2018-07-27 11:35:09 梦悠网
坏情绪传染是癔症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情绪传染案例发生于密集群体,如学校和寺院以及其他公众场所。最初有一人出现癔症发作周围的人看见了也不舒服造成相继发生类似症状。
由于对这类疾病的性质不懂也不熟悉,在相互的暗示和影响下使坏情绪传染在短期内爆发流行。表现形式形似。
心理学上的确有坏情绪传染以及能量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效应是很微弱的。例如心理学上有“吸引力法则”:“无论是桌子和椅子等有形的物体,还是思想或情绪等无形的东西都是由不同振动频率的能量组成的。比如用一排音叉,当你敲响它们其中一个音叉让其发出清脆的高调乐声,等会其他的音叉也会发出同样高调的乐声,它们的声音会互相应和而互相产生共鸣。“可这个影响是微弱的,平时很多人都是感觉不到的,凭借敏感的仪器才能观测到。因此心理“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是朝夕就能达到明显状态的而需要长时间的影响和熏染。
一、情绪传染案例
1.接种疫苗后集体不适
2010年4月22日,广东惠来一学校里的46名小学生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不适症状,广东省卫生厅在事故发生后表示,经调查认为群体不适事件发生的原因,疑似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即群发性癔病)引起而与疫苗无关。
2.军训学生集体头晕
2009年8月,在甘肃省榆中县参加军训的60名学生,莫名其妙陆续出现头晕和四肢无力等症状。当地卫生局调查后发布通报称,这些学生是因军训强度较大,学生体质较弱且精神紧张,而引发的“群体性癔病”。
3.上千工人集体“癔症”
2009年4月23日,吉林省吉林化纤集团上千位工人先后出现头晕和恶心等不良反应使得住院者超过160人。卫生部派出的专家组进行研究后利用4天时间进行奋斗得出结论说这是一场“群体性癔病”。但后经媒体披露及国家安监总局证实这是一起集体中毒事件,而非心理因素。
4.学生饮奶集体不适
陕西榆林通报251名小学生饮用牛奶后不适事件检测结果并未说明原因,蒙牛方面称学生晨跑后空腹喝牛奶,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乳糖不耐症。但是中国乳协称不排除学生间情绪的互相干扰与传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