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矮小症是病,得治!
2018-07-07 17:28:04 梦悠网
“孩子现在长得慢,是还没有蹿个,等到了该长的时候,自然会长高的”,这是很多妈妈面对孩子身材矮小常说的一句话。但是家长忘记了一点:孩子现在的生长发育落后,有可能是疾病导致的。儿童身高是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标准的,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可能是儿童矮小症。对于儿童长高这一点,在孩子较小的时候没有达到身高标准很多家长都不会予以重视,这其实是错误的。
目前,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为3%,3岁前的孩子矮小多是营养方面的问题,3岁后大多是因为生长激素缺乏和内分泌疾病引发的身材矮小。但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矮小”当成是“生长发育落后,还没到该长的年纪”。
那么,生长发育迟缓(落后)和“儿童矮小症”如何区别:
矮小症跟骨骼、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低下等有关,导致身高造成永久性的发育受限和障碍,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会导致终身矮小。而生长发育迟缓(落后)是属于阶段性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落后,多数都能自行追赶生长。因此,要判断孩子是发育迟缓(落后)还是“矮小症”建议提前查看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否正常。
每个时期儿童长高多少有规律,一旦错过恐难长:
足月出生的孩子身长约50厘米,孩子出生第一年约长25厘米,第二年约长10-11厘米,3岁到青春期之间,每年长高不少于5-8厘米,进入青春期,则每年平均长高不应少于8厘米。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骨骺线开始逐渐走向闭合,骨骼自然生长的可能性极低,儿童长高也就更难了。
以上孩子生长的每个时期都有儿童身高标准,一旦哪个时期出现“长得慢、不达标”的情况,想要等“后期”再长上来,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的结果是致终身遗憾,无法再长。
孩子出现下列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孩子比同龄孩子矮半头
2、衣服可以穿2年,身高没多大变化
3、经常坐在班里前三排
4、3岁后,儿童身高每年增长不到5-8厘米
治矮小症先明确是营养问题还是生长激素缺乏导致。建议家长每2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生长速过慢,需及时采取措施。矮小症纠正年龄越小,后期长高的可能性越大。身材矮小,关系到孩子今后一生的生活、工作、家庭,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身高发育缓慢,千万不能大意,及早排查,及早干预,让孩子与其他小伙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