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米还是吃面?喝豆浆还是喝牛奶?一篇文章给你答案
2018-01-15 17:18:07 梦悠网
哲学上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中午吃什么?有的朋友觉得这还不够费脑子,非要问第四个问题:是吃这个好还是吃那个好?真正的吃货,就该有包容一切食物的心和胃嘛。
除了咸甜的口味之争,还有一个大问题一直没解决:吃米好,还是吃面好?
如果要从营养成分的角度来说,面粉中含有的 B 族维生素、矿物质等,是比大米高那么一点点,但大米含的蛋白质氨基酸更优质一些。其实,它们都是「主食」,主要通过提供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差别并不大。要说吃哪个好,一定是「适合你」的那个。
比如,对于一般的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把米饭、粥、面条、馒头等作为主食,都是不错的选择,别总吃那些大鱼大肉,而给自己的胃肠带来高蛋白高脂肪负担就好。
但是如果有较严重的溃疡,喝太多的粥或面汤,都可能让你更难受。有些人有慢性食物过敏的情况,比如会对小麦中的某种蛋白质过敏,不消化会难受,那就不适合吃面食。而且人对很多食物成分的耐受能力,也会随习惯改变。对于平常吃得少的食物,往往有「不太适应」的感觉,而对自己多年来经常吃的那些就不会。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吃米更多的南方人说吃米养人,而吃面更多的北方人说吃面更舒服。
喝牛奶,还是喝豆浆?
小麦和大米的主要营养还是差不多的,但牛奶和豆浆就很不一样了。牛奶和豆浆都好,都要喝;或者说,奶制品和大豆制品都要吃。中国人的「吃饭宝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里推荐:每天喝 300 克奶,比如一杯牛奶(200 多克)加一小杯酸奶(100 克)。每天吃相当于一把大豆(大约 20 多克)的豆浆、豆腐、豆干等;豆浆里更多的是水,如果一天只是喝了一杯豆浆,一般来说,豆制品是没吃够的。要说喝哪个好,也一定是「适合你」的那个。
如果你是素食主义者,显然应该喝更多的豆浆。如果你有较严重的乳糖不耐受,喝纯牛奶会拉肚子,也可以选择多喝些豆浆。当然还可以换成喝酸奶,或低乳糖牛奶。如果你喝豆浆容易胀气、担心「排气」太多的尴尬、或者正在痛风发作期,就不太适合喝豆浆。
最后再解决几个终极问题。
1. 吃汤圆还是吃元宵?
吃甜的还是吃咸的?吃芝麻的还是鲜肉的?煮着吃还是炸着吃?……在小她看来,其实是很好解决的。反正吃多了都会胖,要么就去运动半小时。建议一次吃 3 ~ 5 个常规大小的就好了,别贪多。
2. 西红柿炒鸡蛋放不放糖?
首先,可能得确定你的炒法,是不是对的。其次,再跟我念一遍「少吃糖,身体好」。
3. 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咸的,还是辣的?
南方人习惯加糖水、红豆等,北方更多的是打卤,而西南人民可能习惯辣的。重口味嘛,吃多了都是不好的。不妨试试白豆腐脑什么都不加,也别有一番滋味。
4. 油条蘸酱油,还是蘸白糖?
蘸酱油容易「盐值」太高,蘸糖容易长胖。所以……什么都不蘸喽?不。油条本身是高温油炸食品,能少吃就少吃才对。
当然,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