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你躲不开,但需要转换思维!
2018-09-30 07:57:46 梦悠网
嫉妒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由不合理的认知理念、争强好胜的个性特征以及愤怒、羞愧、怨恨、排斥、敌意等情绪因素组成。最容易引起人们嫉妒心理的,往往是爱情、财富、权利和名誉这样的刺激内容。嫉妒心理人人都会有来一起看看吧!
一、嫉妒心理外显特征一般有以下几种
为了平衡这种嫉妒心理,嫉妒者会对嫉妒对象产生敌意,并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贬低和打击,以求得自己认可的平衡。而其外显特征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冷嘲热讽、造谣生事,其目的就在于贬低、抹黑被攻击者的形象,发泄自己的怨愤,并企图以此来让幸运的天平向自己倾斜。
2、冷淡、远离甚至离间被嫉妒者,目的是使其孤立,已达到泄愤和平衡的目的。比如本来关系很好的闺蜜,突然之间对自己冷淡疏离,并故意表现得跟别人很亲热,那么很可能她对你产生了嫉妒心理。
3、暴力打击有些嫉妒心特别强而忍耐性又特别差的人 ,会把自己的嫉妒不满直接表达出来,并做出极端行为。曾经有个报道,说的是有个农妇,因为嫉妒妯娌的生活,而偷偷杀死了妯娌的孩子,就是一个由嫉妒而产生极端打击报复行为的典型案例。
其实说到底嫉妒心就是因为缺乏包容、欣赏和自信,只要努力进行自我反思探索,进行品格修养,人人都可以远离嫉妒的漩涡。
二、嫉妒心理是一种心理本能,和优秀无关
从心理学来说,这是一种内外部认知不平衡的状态,心理学家认为嫉妒心理是人类天生的本能,并不会随着自身所具备的条件而变化,甚至在我们小时候,我们也会嫉妒我们的同性父母所具备的能力。一项心理学研究指出即使是拥有财富万贯、良好社会地位的人,他们依然会嫉妒比他们更好或是拥有他们所不具备条件的人。
嫉妒的心理根源其实是我们潜意识中的占有欲造成的,当我们看到别人开着比我们好的车,别人拥有较好的英语沟通能力时,潜意识便发出了一种信号:“我也想拥有这些”,实际情况却是我们并不拥有这种心理矛盾便导致嫉妒心理的产生。
然而嫉妒心理不单单是让我们自身产生了负面情绪,它还能激发人类的种种“邪恶思想”;我不能拥有的我也不让你拥有,所以便产生了破坏他人健康、财物、名誉的现象,例如:近日媒体上报导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摊主被城管禁止摆夜市,而他看到相邻商铺的店主却可以在店里卖烤串等,他便产生了很强的嫉妒心理,最后演变成河家人将邻店的夫妻打成重伤!由此可以看出嫉妒心理产生的破坏力是极大的,在职场中大部分同事对于优秀的人并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相反他们可能会因为某个人的优秀而进行孤立、围攻和名誉上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