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缺失父亲的精神哺育,是多么可怕!
2017-12-05 15:40:28 梦悠网
如果环视中国带孩子的家庭成员结构,我们会看到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中国的爸爸去哪儿了?
学校中有一个让所有妈妈羡慕的模范爸爸,每次风雨无阻来接孩子,成了学校中极为罕见总是爸爸来接孩子的个案。中文并不是很流利的他,是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
有一次跟他聊天,他问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中国的爸爸去哪了?”
为什么学校门口都是老人和妈妈来接孩子?
“爸爸很忙!”我想多解释两句,突然他的电话响了,接着他在等候区打开电脑,处理工作。
这时候,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出来了。
他赶忙放下了电脑,迅速回到门口,蹲下来等孩子。
孩子奔向了他的怀抱,在他的注视下,不到2岁的孩子独立穿了鞋子、拿了书包,跟每一个老师、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再见,才走。
看着父子两的背影,我突然觉得那是一个男人最伟岸的时刻。
男人最伟岸的时刻,是取得了某些社会成就?是获得了几位数的财富?
在我的眼中,男人最伟岸的时刻,就是作为一个父亲,放下所有的忙的借口,安静地站在学校门口,等待孩子的画面。
安妮妈妈是一位让人钦佩的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问了我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在她的请求下,安妮爸爸被拉来看看我们的环境,看了几眼,在我和安妮妈妈说话的间隙,安妮爸爸又低头重新看起了手机。
被手机抓走的爸爸,不是孩子的戏言,而是现在中国社会让人最心疼的事实。
我相信在手机上玩游戏、不负责任、不管孩子的爸爸绝对是少数。那么大多数爸爸那么忙碌是为了什么呢?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中,给妻儿一个安稳殷实的家。
天下所有的父亲,没有哪一个是不爱孩子的。但是爱孩子被排在了其他事情后面。所以爸爸很忙,爸爸不知道去哪里了?
如果看文章的你环顾一下周围,看看我们的孩子们都是被谁陪伴的?本应该享受退休时光的老人?不太懂文化的育儿嫂?还是愿意全职但是也需要帮助的妈妈们?
如果说母亲的乳汁和女人的辛劳生理上哺育了孩子,那么父亲是要在花时间花精力在精神上哺育孩子。
缺少父亲精神哺育的孩子们,会有多么可怕?
我不想用一个个危言耸听的后果来传递自责和内疚,如“情绪易激惹”、“胆小”、“规则意识薄弱”、“缺少安全感”、“缺少规则”、“缺少大局观。”
我只想说我看到了父亲精神哺育和陪伴多的孩子,“情绪更稳定”、“更勇敢”、“更有安全感”、“大局和规则意识强”。
更为重要的是,男性的存在对家庭必不可少,并不单指的生理上的,社会越发展,心理上的意味更强。
焦虑的母亲+缺位的父亲+不放心不放手的老人=中国的孩子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恒等式!
如果有一天“爸爸去哪了”“爸爸回来了”的电视节目不再流行了,我们的爸爸陪伴孩子是生活常态,那就是中国爸爸崛起的那一天!
作为一个女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着你爱的男人真的花时间花精力陪着你们的孩子们。
免责声明: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