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要避免这六大溺爱行为
2017-12-05 15:36:33 梦悠网
在某市的一所小学,一个小学生因为上体育课多跑了几圈,太累,回家就向父母告老师状,结果孩子家长来到学校和体育老师大吵大闹,说老师是故意惩罚孩子,才让学生跑那么多圈的。从这件事上我们隐约可以发现一种双向的因果关系:家长的娇惯,导致了孩子的娇气,孩子的娇气,又进一步导致了家长更错误的教育方式。我相信这样的学生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学生,但这件事却很典型,它说明孩子的个性和品格确实和家庭教育有关。
"娇"孩子和"惯"孩子不同,"娇"的主要成分是疼爱,被家长"娇"的孩子,不一定娇气十足;但"惯"则不同,它的主要成分是放纵,过于宽,缺少严,"惯"出来的孩子十有八九是那种骄娇二气的孩子。因此,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家长就应该掌握好尺度,对孩子娇而不惯,宽严不误。
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可分不清哪些是溺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溺爱了!
一、大惊小怪
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本不怕摔,不怕黑,不怕水......可后来为何胆小了呢?那都是家长大惊小怪造成的!
孩子一摔倒,立马扑上去,摔到哪了,疼不疼,你的表情充满惊慌。孩子本部哭,被你这一折腾,反而淘淘大哭。
二、特殊待遇
昨天小墨跟爸爸通电话,聊到他在家照顾我弟孩子的问题,他说刚买了很多新鲜葡萄,我问甜不甜?他说,不吃不吃,孙子爱吃,我要留给他吃。
我说那没关系啊,你吃一些,留一些给他就好了嘛。
爸爸说,那不行,那是孙子最爱吃的,家里有好吃的,都得留给孩子吃。
对孩子的特殊照顾,会让他们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家庭地位是最高的,日后会变得自私,不懂得关心和体贴他人。
三、过于关注
逢年过节的时候,亲朋好友都聚在一起。大家都会逗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唱歌跳舞啊,掌声不断。
如此没玩没了,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小太阳”,必须围着他转。否则大吵大闹,不得安静片刻。
四、让孩子很轻松的得到满足
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什么,父母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提供最好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就给一堆零花钱,看中的玩具一一购买。
如此轻易的满足孩子,很容易养成不懂得珍惜所得的坏毛病。
五、懒散的生活
孩子的饮食起居,随性而为,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玩耍时间。动不动就睡懒觉,熬夜玩游戏等等。
如果不及时调整,日后孩子很容易缺乏好奇心,得过且过。试问这样的孩子,如何优秀呢?
六、放任自由
孩子做错事,家里总有人会说:孩子还小,不懂是正常的,再长大一点就好了......
这样的后果就是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坏习惯,之后还很难改正。
家长庇护得了孩子一时,庇护不了孩子一世。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对孩子的教育,要伸缩有度。
教育孩子,需要用心,有时候也需要一点狠心!要想孩子素质好,家长首先要素质好,首先要从"我"做起。
免责声明: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