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2018-07-11 12:04:41 梦悠网
随着心理学的科普,大众对第一印象效应也都有所了解,也知道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第一印象到底又多重要吧!
先说说三个关键词:一是印象;二是第一印象;三是印象管理,属《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
一、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二、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三、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大多数人都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做好印象管理。但也有人不重视它,比如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成名前曾经穿着破旧的大衣走在街上,朋友劝他买件新大衣,他说:“穿得再华丽,也有没有人认识我”;他成名后也穿着破旧的大衣在大学里讲课,朋友劝他买件新大衣,他说:“穿得再破旧,也有人认识我。”如果第一次在大学听讲座的同学仅仅从对爱因斯坦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来判断,就很可能形成个人偏见。
第一印象不是个人个人偏见。在心理学上,第一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是你的外表、谈话、信息等,在一个首次见面的人的形成的“形象”。第一印象效应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例如:去面试,一个人给面试官第一印象的好坏就决定能不能得到这个工作。但有时候,第一印象是可以改变的,例如: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同事对你的第一印象不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发现你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他对你的印象就会发生改变,就会由原来的不好转变成好。
第一印象是我们对其他人形成的最初印象,在这些印象中我们倾向于根据很少的信息对其他人做出判断。形成这些印象似乎是一个自然而又无法避免的过程。研究显示,当陌生人见面并决定是否交往时,彼此的印象在短暂的第一次接触之后就形成了,却可以持续数周之久。第一印象可能是最重要的。以后的印象或互动很少能改变我们的第一印象。
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所有信息并不是均衡地得到处理的。我们给予负面信息更大的比重,而且更持久。为什么呢?积极的行为是我们期望看到的社会规范。我们预期所有人都会做出积极的行为,包括那些实际缺乏感情却希望给我们留下好印象的人。因此,后一种类型的人们,他们的动机令人怀疑。而当有人做出不好的行为时,我们不会怀疑这些行为的意图,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以为他们是有意这样做的,因此我们对这个人的评价就会很低。同样,我们不想跟那个人进一步交往,因此最初的负面形象会一直保持下去。
我们所有人都会这样做——形成对他人无法磨灭的第一印象。
但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我们好奇;我们被未知的事物激起了兴趣,希望了解更多。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了解周围人群的需求,特别是在我们认为自己可能不得不和他们有交集的时候。我们认为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其行为。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社会比较,涉及将他人作为比较的来源来了解我们相对于他们的身份。我们通常喜欢拿朋友或参与同一任务的其他人来和自己做比较。
无论是什么原因,人的知觉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倾向于以很少的信息为基础,形成对他人较粗泛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