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的症状 教你自治疗法
2018-05-21 16:12:17 梦悠网
工作的人压力都很大,而很多人没有及时减压,就会导致,坐立不安,脾气大,容易发脾气,如果你是这样的话,可就要小心了,因为你很有可能是患上了焦虑症。那么 焦虑症的症状 有哪些呢,就由小编带大家去看一看。
01焦虑症的症状
坐立不安是焦虑表现的一种。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
坐立不安是 焦虑症的症状 :
心理专家表示,坐立不安、易发脾气、头疼颈椎疼,这些都可能是焦虑症的初级症状,职场人士应注意这些“信号”,及时为心理“减压”。近年来,焦虑症、抑郁症发病人数持续增加。许多心理有问题的人群对看“精神门诊”有羞耻感。专家提醒,心理疾病的发展有一定趋势,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直至精神病,严重程度依次增加,也就是说,有心理问题并不等同于得了精神病。
爱发脾气是 焦虑症的症状 :
一些症状的表现可提示心理出现问题,例如,坐立不安、易发脾气、担心、心慌、睡眠不足、茶饭不思、暴饮暴食等,都是焦虑症的征兆。在有心理问题的人群中,85%可通过自我调节顺利走出阴影,如旅游、唱歌、做运动、放松呼吸等;一旦心理问题持续得不到缓解,病人就应及时前往专业医院诊断治疗。
02焦虑症的自我治疗
自我调节1-树立信心:增加自信是治疗焦虑症必要前提。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焦虑症患者首先必须自信,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最终驱逐焦虑。
自我调节2-自我放松: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即使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出现焦虑。
自我调节3-自我反省: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故。在此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
自我调节4-转移注意力:焦虑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
自我调节5-自我暗示催眠: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数数,或用手举书本读等促使自己入睡。
03焦虑症的表现
首先说一下焦虑症的定义。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两组症状:
⑴ 情绪症状 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
⑵ 躯体症状 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焦虑症可以说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焦虑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90%的焦虑症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女性往往多于男性。我国缺乏全国性的焦虑症调查资料,河北、浙江等几个省的调查显示:焦虑症的患病率在5%-7%,据此估计全国约有5千万以上的焦虑症患者。
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焦虑症患者就会反复就医,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有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的医疗费用是一般人口的9倍。有一位患者,就有急性焦虑发作的患者,多次拨打“120”急救,因为焦虑发作时的表现和冠心病极其相似,还有焦虑发作的患者被误以为是冠心病发作,而进行心脏造影检查。可以说,焦虑症给个人及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焦虑症患者要及时正确治疗,焦虑症的治疗情况好吗?很遗憾,由于大家普遍缺乏包括焦虑症在内的精神卫生常识,因此绝大多数焦虑症患者都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中国只有6.1%的焦虑症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治疗,而美国的治疗率是42%。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责任很大。
结语:由于现在的人们普遍缺乏焦虑症等精神卫生常识,导致绝大多数焦虑症患者没有及时正确的治疗,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警惕焦虑症的症状,早日预防。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