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事总是放不下焦虑不安 对抗焦虑的4个小方法
2022-06-22 14:34:46 梦悠网
如果你问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他可能会告诉你:赚大钱,早点实现财富自由。但是同样的问题,如果你问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他很可能会告诉你,心里有事总是放不下焦虑不安,幸福就是吃得好,睡得好,笑得好。
为什么不再是钱了?钱不重要吗?
人到中年,就像进入了人生的分水岭,想要的很多,却有更多的焦虑。
奇怪的是,你越是想摆脱这种焦虑,它越是像影子一样不离不弃,让你茶不思,饭不想,睡不香。
想跳出焦虑的怪圈?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1关于人脉:
结束不咸不淡的人际关系,把时间留给重要人物。
作家贾平凹曾说:朋友是从磁铁、钉子、螺帽、小别针中吸出来的铁片。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从世俗世界的任何灰尘中吸出来。这些东西有的用力扔掉,有的扔不掉,但是没有磁性就没有!
你是谁,决定了你会吸引谁。失去了磁性,不管你怎么努力,想离开的人,终究会头也不回地离开。
因此,不要执着于维护看似活泼的朋友圈,人来人往是常事,结束不咸不淡的人际关系,把时间和精力留给更重要的人。
作家小川叔曾这样写道:
他前后出版了三本书,认识了近百位图书编辑,50多位在线频道负责人,近千位读者朋友,以及各种频道的工作人员,微信好友一度爆满。
他也曾想过清理自己的朋友圈,但每次这个想法突然出现,另一个声音都在说:万一这些朋友以后还会联系呢?
但他心里清楚,没有什么万一!
即使这些朋友在年轻时相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发展轨迹不同,进入不同的阶段,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必然会减弱。最后,他们只是活跃在朋友圈中的朋友。
不过,如果你有足够的能量,足够的发光,就会成为焦点,朋友也会因为你而来,此时你,就会成为圈子本身。
想到这一点,他开始和一些人说再见,给自己和家人留下更多的时间。
有多少中年人在社会绑架中,聪明人早已选择退出。
不要再去追求所谓的核心圈,拿不走的贵人就是自己,不求的人脉就是家人。
2关于执念:
生活方式不止一种,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开的人。
很喜欢一句话:此生,眼前,只是一片光影;留下的,只是一段纠缠和纠缠。执念若放,天地不过水闲月朗。
回想起来,生活中许多不快乐,大多源于内心的执念。
那是一种捡起来,就放不下;经历了,就忘不了;得到后,不要失去的执念。
而人一旦陷入执念,就会变得焦虑不安,生活也会被打扰。
电视剧《心居》中的石母,出身大户人家,一直以高贵自居,打小就出类拔萃的儿子,更是她的骄傲。
然而,由于自己的失误,导致儿子高考失败,没有考上无悬念的名校,而是进入了一所普通的大学。
假如故事只是这样,还不错,毕竟人生路长,一切都有转机。
但是在她看来,儿子的失败,是她人生的失败,完全不能接受。
她始终生活在曾经优越生活的执念中,自己也从抑郁症、高级变成了躁郁症。
不仅如此,儿子的事业、婚姻,甚至整个生活状态,都被她的执念所拖累,一家人过着不幸福的生活。
事实上,就时间而言,我们只是过客。
有时间,珍惜;失去后,要学会放下。
只有这样,人生才有勇气重新开始,才能看到雨后蔚蓝的天空,才能欣赏到雾散后别样的风景。
人生终究是:执着于一念,囚禁于一念,一念放下,心中自在。
3关于成长:
走在自己的时区,生活不需要统一。
回想一下,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上学的时候,明明是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自己的成绩却不如别人;
工作后,那些入职几年的,反而比自己的老资格晋升更快;
结婚了,处理不好错误的家庭关系,让家人生气,委屈自己...
似乎无论人生何时来临,自己永远是最愚蠢、最没出息的那个,永远在焦虑中。
事实上,关于成长,不必担心。
爱吃火锅的人,没有对青椒的喜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成长故事。
青椒比普通作物更有个性,你抓一把种子撒在土里,发芽的时间各不相同,迟早不确定。
顺从一点,早发芽,脾气大,也许一年后就会出现。但是不管早晚,他们的香气,你都无法抗拒。
因此,种植青椒一定要有耐心,让你再担心也没用,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作物,尤其是生命。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时区,有的人似乎走在前面,有的人似乎掉队了。
但是生活不是流水线,时间也不是马鞭,不用担心成长太慢,成功太晚。
华为公司成立于43岁,莫言57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齐白石65岁成为著名画家……
人生不需要整齐划一,走在前面,不要骄傲,不要嘲笑;跟在后面,不要放弃,更不要怀疑自己。
生命就像一粒种子。我们必须等待正确的时间发芽。时间不仅用来衡量早晚,还用来酿造和沉淀。只有默默地生根,稳定地积累力量,我们才能长出芬芳的果实。
4关于生活:
自己的生活,只做让自己快乐的事。
那一年,俞飞鸿被小说《银杏》感动落泪,于是决定自导自演。
当许多女艺人忙着吃红利的时候,她却愿意花十年的时间,每天几乎通宵地改剧本,录制后期,做编辑。
这部她苦心经营,花了4000万元拍摄的电影,最终以200万元的惨淡票房收场。对于一个导演来说,这样的成就无疑是一场噩梦。
但是于飞鸿满意地说:在别人眼里,收获可能是票房,但对我来说,精神上的收获是非常大的。
面对外界褒贬不一的评论,俞飞鸿从不在乎。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好奇地问她:别人的声音不能影响你吗?
余飞鸿平静地问:他们为什么要控制我?生活是你自己的,不一定是一个行业,只有一个标准。娱乐圈一定要做什么?
是啊,不能重新开始的生活,难道要按照别人的眼光来生活吗?
记得朱德勇曾经说过一句话:剧场里的戏,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观众是真的;人生的戏,什么都是真的,只有观众是假的。
人生进入下半场,你最终会明白,生活是自己的,无论快乐,愤怒,成功,失败,都与周围的人无关。
你笑,不一定有人明白你的喜悦,你哭,也许有人在等你难过。
自己的生活,只做让自己快乐的事,不让别人,做你生活的主人。
正念减压疗法的创始人乔·卡巴金曾说:人不能阻止潮起潮落,但能学会乘风破浪。
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未知,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逃不过内心的焦虑。
面对焦虑的最好方法是直接面对它,然后打破它。
缩小你的圈子,不必迎合任何人,更不必把所有人,请进你的生活。
抓住眼前能抓住的东西,放开头顶不切实际的东西,欲望越少,幸福就越多。
走自己的时区,你不必领先,也不会落后,你所期待的,都会准时到来。
你是你生命的主角,更是导演,你只需要为自己表演,那些观众,不买票。
愿你的余生拥抱快乐,心里有事总是放不下焦虑不安,远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