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男孩名字的由来
2018-09-01 17:39:55 梦悠网
消费文化泛滥,青年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变为无处不在,青春消费文化消费青春的流行文化形态。
“青年”成为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司空见惯的概念和称谓,它不但表征代际关系和年龄特性,被赋予创新、积极、热烈、希望和浮躁、鲁莽等多重含义。事实是,成人主流社会对青年群体的认定和赋予意义行为,有曲折的历史过程。有关青年群体体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的研究,或说青年亚文化或青年文化的研究,也经历了较长变化过程。
鉴于英国伯明翰学派在青年亚文化研究史上所处重要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学术界探索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历史分界线。有必要了解伯明翰学派“青年”被塑形和青年文化被研究历史的过程,寻找相对清晰的研究线索,一个充实的历史参照系统。
伯明翰学派关注和考察“二战”以后在英国兴起的与主流社会有偏离倾向,有自己行为方式和独特生活方式的青年人群,如小男孩泰迪、嬉皮、摩登族、雷鬼乐、光头党和朋克等,对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深刻、饶有趣味的阐释。
泰迪男孩名字的由来,他们通过服装、发型买进中产阶级的形象,摩登族的紧身西装、尖头皮鞋是对机械化工作的反抗,通过控制自己的外表补偿日常生活的平庸。
学界认为,小男孩泰迪的年轻人成长为真正对社会有影响力群体,被当作“青年”看待是现代西方社会出现的事情。美国学者研究表明,作为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的现代“青年”的概念,是在18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泰迪男孩名字里,现代意义的“青年”概念也不过200多年历史,本身是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产物。
现代化、工业化推动的劳动力生产模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身不同阶层的青年人群产生明显的流动分化。
青少年群体从成人主流社会分离,对成人社会产生新挑战,成人主流社会对青少年群体控制、观照和研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丰富起来。无论犯罪学领域出现专门针对青少年犯罪的青少年法庭(1899年),心理学领域发现建构起来的特定“青春期”观念(1904年),意味着成人社会把青春期当作独立特殊的阶段、将青少年当作一个特殊群体对待。尤其是关于“青春期”(14―24岁)必伴随身心混乱、创伤、恐慌和突变的断言,在商业主导和社会学领域的大众传媒出版领域掀起关注青少年问题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