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孩子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到底有多重要?
2018-07-04 10:23:09 梦悠网
对于新手父母而言,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成为一个头疼的话题。4-6岁是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最佳期。父母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教会他金钱是什么,怎样明智地消费和节制自己的购买欲。那么如何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呢?小编从生活的几方面为各位爸妈做了一个整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让孩子明白金钱是什么,从哪儿来
拳王邹市明的儿子轩轩因为参加《爸爸去哪儿》大火,镜头光环下的明星宝贝们难免养成一些臭毛病。记得有一期轩轩和妈妈冉莹颖一起录制节目,调皮的轩轩把蛋糕和水混在了一起,冉莹颖声色俱厉教育轩轩:“水是用钱买了的,蛋糕是用钱买来的,我们所有的食物都是钱买来的。而钱是爸爸靠着辛苦一拳一拳打来的,浪费食物的行为是可恶的。”
虽然当时的轩轩被妈妈严厉指责着,但是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有一直在试图靠近妈妈,讨好妈妈,细声祈求妈妈的原谅。
英国有位心理学家对1000名不同阶层家庭的、3-8岁儿童进行了询问调查,问他们钱从哪里来?有65%孩子表示钱从爸妈口袋里来;有约30%孩子表示钱从银行里来;仅有不到5%的儿童会说,钱是工作换来的。可见大部分孩子并不知道钱的真正来源,而这却是教育孩子花钱有度、珍惜钱财的前提。如果不进行金钱观教育,而是一味满足要求,长此以往,在孩子眼中,钱便会是源源不断的,好像只要自己需要,父母就能轻易如同变戏法一样拿出钱来,不给买便又哭又闹……
二、让孩子通过努力获得自己“想要”
随着大家生活环境的改善,现在的孩子简直是想要什么有什么,但是这样真的对么?
小编所认识的家长中有一位的妈妈的做法就很得到大家的支持。她不会给孩子买玩具,而是选择每周给孩子20元钱,然后带他去商场的时候引导他学会识别物品的价格,自己选择后储蓄购买。
比如这个你喜欢的娃娃要60元,需要三周零用钱;而这个你也想要的小卡车100元,需要你五周的零用钱。你存的钱只够买其中一个,另一个也想要就需要再次存钱了。所以孩子每次买了玩具都会异常开心,而且因为是自己存钱买的也会特别珍惜。
让孩子通过努力获得自己“想要”,这是培养逐渐学会理性花钱的第一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生活情境中去讨论。简单的方法是追问或者提示他当前最需要哪一个,从而让他思考:要买的东西是什么?用它什么?这笔钱花了对孩子个人有什么影响?得到东西有什么好处等等。
三、让孩子学会花钱不超支
很多的父母给了孩子零用钱以后就不会再管了,然后孩子拿着钱第一时间就买买买。家长应该在逛超市或者去小店都带着孩子去,让他们帮忙一起购物,教会他们如何货比三家,讨价还价,一方面让孩子明白买东西要比较、议价,另一方面孩子在这样的熏陶中也会逐渐学会这种技能。 此外,学前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计算能力,创设机会增加用钱的难度,也是锻炼孩子数学能力最好的方法。
四、让孩子学会用存钱罐
这一点实际不用多提,很多家长都已经在做了。不过大家的方式各不一样,小编为了让孩子加深对“小钱”、“大钱”的理解,专门为他买了两只小猪存钱罐,一红一白。红色用来放纸币,白色用来放1元以下的硬币,每个月底对白色存钱罐进行清点,然后跟我们换成纸币整钱放到红色存钱罐里。
除了教会孩子用存钱罐存钱,妈妈们也应该帮孩子开个“银行帐户”。从小教授孩子储存的意义,能确保孩子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当孩子到了非要用钱的时候,他可以通过自己的积蓄进行购买,而不是选择偷这样的极端手段。
所以孩子的好坏,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的教育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