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
2022-04-20 09:42:38 梦悠网
此前,北京一家机构对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中学生心理学,其中包括对待父母的态度:56.28%,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孩子投入了最强烈的选择:极度厌恶或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喜欢父母。
也就是说,在100名中学生中,超过一半的孩子对父母极度反感,平均不到5个人对父母有好感。
而小学阶段,是孩子塑造个性、培养自信的最佳时机,容易出错的时期。
在日常亲子关系中,很多时候,我们更先入为主,认为孩子的性格和性格是好是坏,然后开始从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给孩子贴标签,认为孩子听话或不听话,导致亲子关系矛盾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DavidWash在美国擅长儿童心理学,它是如何通过鼓励来纠正自己的儿子和其他小学生在生活中的问题的。我希望它能激励你。
善于看到孩子好的一面。
儿子布莱恩上四年级时,妻子意识到我们有必要调整孩子的教育方式。
一天早上,我和布莱恩又不开心了,我急于重新评估我的做法。我妻子认为我们需要好好谈谈。
我们走到附近的咖啡馆,坐下来开始谈话。
妻子先说:孩子的教养让我很伤脑筋。
布莱恩非常聪明。最近,他越来越懂得如何激怒我们,好像一有机会就要测试我们的底线。为了让他每天帮忙做事,收拾东西,好好说话,控制脾气,对别人有礼貌,我不知道亲子之间的战争有多少次。
人们常说孩子6到11岁(所谓的小学阶段)相对平静,但布莱恩根本不是这样。我的妻子说:现在我们和他相处得很消极,这让我很担心。
你说得对。我整天对他生气和不耐烦。他一直在测试我们的每一条规则和底线。当我们交谈时,我们逐渐发现他们都陷入了一种模式,那就是不断关注布莱恩的缺点——只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忽略了他的许多优点。
想想看,如果我们只听到对方或同事指出我们的错误,那会是什么感觉?如果我们只与孩子进行消极的互动,孩子就会同意他,亲子关系只会越来越糟。
从那天早上开始,我们决定一起努力,不再只对布莱恩的错误做出反应,这样我们就不会总是限制和惩罚他。我们去发现布莱恩好的一面,及时表扬他,找机会表达对他的认可和赞扬,哪怕只是一点鼓励。
这并不是说我们对他的态度被软化了。如果他表现不好,我们仍然不会赞扬他,更不用说夸耀了,只是特别注意是否有一些时刻可以说谢谢,微笑或鼓励两句话。鼓励和限制之间应该有适度的平衡。
那天对我们和布莱恩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幸运的是,我妻子有足够的智慧坚持坐下来复习。我仍然很感激这一点。我们与布莱恩的积极互动一点一点地增加,最终能够一起度过他的青春期。
理论上,我不应该忽视与布莱恩的负面互动模式。课堂上的经历早已让我意识到看到孩子好的一面有多有效。
我有一个叫安格斯的学生。每个人都说他易怒,好斗。但从一开始,我就经常找机会和他互动,比如下课后和他和其他同学聊天,和他开玩笑,谈论他的越野慢跑。我不知道是因为我能更好地注意到他的优点。在我班的两年里,他的行为没有问题。
习惯成自然
我们自然会对孩子形成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会逐渐增强,然后成为固定的模式,影响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心理学的解释被称为归因理论。
为了处理从面部特征中不断进入的巨大信息,我们的大脑必须将类似的信息存储在相同的路径中。这文件的分类工作是在生理层面进行的。
孩子出生后,我们立即设置了他的档案,甚至在出生前就开始了。根据怀孕情况,档案设置后,会发展出两种心理机制:认知一致性(cognitiveconsistency)和认知障碍(cognitivedistence),两者相辅相成。
认知一致性是指我们自然会识别我们收到的信息,中学生心理学这与存储在我们大脑中的信息完全一致。认知障碍是指我们过滤掉不一致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