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有何意义?
2018-07-10 15:55:05 梦悠网
弗洛伊德是谁?弗洛伊德心理学是自成一派的心理学门派吗?弗洛伊德理论到底有哪些?在当时,他是一位心理学大师,精神分析学派的教父。他的一句话可能会在心理圈发生8级地震,他的一句话可以使他的学生名利双收,他的一句话可能会威胁到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佛洛依德心理学的贡献不亚于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通过分析梦,他帮助当时的人们缓解焦虑,重新认识自己。
同时,许多学校对成人精神疾病的童年创伤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像一个坚实的基础,允许现代的精神力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解释和处理现代人的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理论对我们人类意味着什么?
首先,他告诉我们,6岁看老是真的。你一生中有多少成就?在你6岁的时候就知道了。
这不是路边算命人的危言耸听,这有成千上万的案例背后的论点。比如:普通的学生不明白,明明学霸和他们玩同一个“王者荣耀”,也不埋头读书,但是为什么考试的时候成绩那么好呢?可以成为家长津津乐道的别人家的孩子呢?
天资聪慧,这是学生们得出的唯一结论。没错,遗传对智商的影响,就好比不同房间的层高:学霸们的是4.8米的LOFT;而普通学生的则是2.7米的公寓房,所以即使同样的努力,得到的结果(高度)是不一样的。
不仅如此,情商也是一样,遗传对情商的影响好比游泳池:如果母亲的精神和情绪正常,那么这个泳池就宽敞明亮;如果母亲的情绪和精神异常,那么这个泳池很可能就阴暗狭窄、漏风漏水。母亲对孩子(主要6-18个月内)的关注和爱就如同给池子注水,前者注得越多,孩子便可以在泳池里畅游无阻,长大后能够从容应对挫折,成长快,成就自然大一些;而对于后者,母亲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注水,还要和孩子一起修补泳池的漏洞,即便是和前者的母亲那样给予相同的关注和爱,但由于泳池自身的缺陷和注水时的损耗使得泳池中的水永远比前者少,以至于长大后孩子不能像前者那样从容面对挫折,所以成就自然小一些。
从弗洛伊德心理学来看,这是不是真的无法改变呢?答案:真的很难。除非能像《择天记》里的陈长生那样逆天改命,推倒原来的泳池,重新建造一个敞亮的泳池。
其次,他告诉我们恋爱中的那种感觉和缘分,不是天注定的;而是你妈和他妈注定的。(你妈和他妈就是那位上帝)
感觉和缘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们是有规律的,好像磁场的作用让大雁迁徙,让鱼儿洄游。那就是传说中的吸引力法则,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自觉地发出这种气场,吸引或者推开他人。而这种气场都是他妈调教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像编写系统底层代码一样,随着不同生活事件的发生,一个一个字符敲到孩子的脑海中,成为处理生活中类似事件的固定模式。
同时人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当你认定他是好的,哪怕他做了99件坏事和1件好事,你都会认为他本性善良,做的99件坏事那是因为别人诱导或者环境所迫,而唯一做的那件好事是他发自内心的,你为他骄傲。反之亦然。真实的他好与不好对于你来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为他好还是不好,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那是因为你的内在客体在搞鬼。
最后,他告诉我们那些习惯性歇斯底里对你的人,有可能是因为有个叫“创伤”的开关被触发了。
世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相爱的两个人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一起搭伙过日子了。突然她发现他变了,变得那么陌生,她开始厌倦他,对他不再那么有耐心,甚至有些歇斯底里。一部分人是因为发现了另一半的阴暗面,无法接受和容忍只能选择分手,还彼此自由。
另一部分人却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当两人的关系更近了,从恋人关系慢慢地发展到亲人关系,如同回到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时,当年由于她和母亲之间的爱恨情仇(分离焦虑)造成的”创伤“又再一次被激活了,这让她变得歇斯底里。此时她根本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强调他不再像以前那么爱她,于是作天作地,如同当年她对母亲撒泼打滚、嚎啕大哭一般,希望她的爱人能像母亲一样纵容他、宠着她。那么结果会如何?不猜也知道,爱人很难与母亲相比,所以世间盛传一句”NO ZUO NO DIE“。
万物的发展有它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佛洛依德心理学帮助我们从另一个(心理学)视角去审视人的一生:从小看到老的缘由、父母的关注和爱对于孩子长大成人后作为的关系,亲密关系处理不好的原因。为在事业、爱情和婚姻家庭上受到挫折的人们点燃了一座希望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