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生道理
2018-09-18 18:30:06 梦悠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对大家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吧。你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是什么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原文是这样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是说一个人要成果大事,一定要阅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要阅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华训练毅力,增加才华,担任大任。安逸吃苦,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脱节窘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波折、窘境则低沉失望,往往导致消亡。所以他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二、人要安居思危
有一个测试叫温水煮青蛙,把青蛙放在滚烫的热水中,青蛙会立刻跳出来逃生,而把青蛙放在温水里,逐渐加热,青蛙就会被活活煮死。
其实不单只青蛙,人也是一样,习惯在一个环境里生存之后,就会慢慢淡化自己的危机意识,可能死到临头都不自知。舒适的环境会慢慢消磨人的意志,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麻木中死亡。
不温不火,舒适安逸的过日子。这虽是大多数人向往的稳定生活,一路一帆风顺,没有忧患与危机。但其实,忧患与危机并没有什么不好,它往往能激发人的某种潜力。
人在职场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危机意识,凡事把自己放入一个困境中想问题。才能真正在社会中生存、竞争、成长。与其在安逸中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不如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过一种有创造力的生活。
当你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工作不断面临挑战的时候,你才会想着如何提升自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技能,解决危机,在职场中取得进一步提高。
一个朋友,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辞职出国进修,读了MBA,回国后找工作,虽并没有对自己的薪资要求有多高,就是想找一份管理方向的工作,但频频遭遇拒绝。等学成归来,发现早已人满为患。
现实就是这样的,并不是充电就无须面对社会,你永远逃不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
以前的经历是你的财富,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千万不要一劳永逸的期待,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在威胁来临之际即刻作出判断与反应,被淘汰的不止是不优秀的人,还有不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