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红书》:美得令人爱不释手
2018-09-29 17:15:09 梦悠网
今天梦悠情感小编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心理学之父卡尔荣格的精美绝伦的手绘作品《红书》。荣格红书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绘画作品,红书荣格也是花费了多年心血才出版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荣格的私密之作
此前,许多荣学家(荣格研究者)认为,《红书》如同圣杯,只有关于它的流言屡屡飘过,却始终见不到其真容。这是荣格的私密之作,又称《新书》,被视为精神分析学史上最重要的未出版著作,由荣格本人亲笔,大约于1914到1930年间,书写及绘图于200余页手稿之上。荣格于1961年去世,此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其后代坚拒荣学家们靠近此书,决不许他人染目。
荣格一度与弗洛伊德关系密切,但1913年两人吵翻,荣格心理受创,退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一度备受精神折磨而濒于崩溃。魔、圣、妖、灵纷至沓来,他欲拒还迎,视之为心理分析的实验,一种自愿的与无意识的近身肉搏。依其传记作者芭芭拉汉纳的记述,此时荣格下定决心,无论何方神圣在梦中显灵,他必不会任其凭空消失,直到他们向他彰显所为何来。“那些年,我追寻内在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由此出发。”
他记录梦境,为幽灵造像,手稿以红色皮面装订,取名《新书》大约自1914年始,历时16年,共集录205页,其中53页全图,71页图文混列,余81页纯为手写文字,并由此发展出包括原型、集体无意识和个性化在内的一整套分析心理学理论。红书荣格所谓“积极想象”之所得。依他所述,曾有两灵造访,一老头,一姑娘,自称以利亚和莎乐美,携一大黑蛇,老头再进化为腓利门,姑娘成为阿尼玛,分别代表其理论中的自性和男人潜意识中的女性。举
二、荣学界苦盼数十年
直到2009年9月,全世界仅有20余人见过荣格红书。此前,荣学家索努沙姆达萨尼耗时两年,劝服掌管家族文产的荣格外孙乌尔里希赫尔尼同意出版此书。诺顿在特为筹集出版费用成立的腓利门基金会资助下,从2007年开始,花8.5万美元,在苏黎世以10200像素扫描仪开工,再以一面德文原件,另一面英语译文,外加脚注的形式,由意大利印刷商同比例精印,并部分采用手工装订。沙姆达萨尼自任首席翻译,并另撰33页前言。
美国书商从经验出发,对任何超过39.5美元的书心存戒惧,故压低《红书》订数。但读者从新闻报道中得知此书,又或闻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即将展出此书原稿,遂四出求购,终于造成圣诞节前纸贵于洛阳。感谢荣格先生,允许我们走进他内心隐秘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