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要注意衡量
2018-10-27 19:13:36 梦悠网
理性起源于希腊词"logos",即"真理的本性",而感性与理性是相对立,是指一个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而考虑问题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冲动,不去凭感觉做事情。
"理性"是极好的立身之基,是开拓人生的"利刃"。在处理问题或事情上,理性的思考判断和执行能够达到较好的结果;在做出抉择的时候,理性能够尽量保证不偏离"目标"......
但诸多的事情是不能完全用理性度量,比如:亲友的情谊,熬夜到了三更,保存十年的书,相伴多年的宠物如此这般地思考感性与理性常使人迷惘。
一、非理性的人消费
我们经常听到男生这样抱怨自己的女朋友:
只有两只脚鞋盒却可以堆到屋顶;
只有一张嘴口红却要论箱买;
只有那两只胳膊,包包却是天天换着背;
女生的一个不理性消费更是远近闻名,不分地域语言种族!
而音乐家和画家则更是需要感性的人来支撑他们的世界,梵高的画给人带来的是共鸣,而强烈的震撼感。他曾这样谈自己的创作:“为了它,我去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让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如果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如果梵高没有靠弟弟提奥的接济艰难度日?抑或在生活上没有任何挫折,给世人一个妥协的梵高?那他还会有哪些惊艳和震撼人心的作品去问世呢?!
还记得在欣赏向日葵系列那种心灵上的深刻的触感吗?那是一种我们在低沉中喊出来的振奋,仿佛是在内心中丢了的某种东西突然在这里找到了的时候欣喜万分,“啊,原来还真能找到啊!”
那种快感真的是难以形容。
到后来我看到《罗纳河上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1888)和《星夜》(The Starry Night 1889)。
感性的人真的会给人一种深沉的安全感,无论是柔和的漩涡,暖色调的悬星,还是不高的小平房,都有种童话世界的纯净、简单。而到了一棵棵的丝柏和《麦田群鸦》(Wheatfield with Crows 1890)
二、非理性的人容易冲动误事
情感在这个拉锯战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因为人们把情感和感情混淆,于是那情感就沦为了感性的帮凶,其实也遭到了理性的排斥。
工作不开心的话感性的我们会想辞职了事,就不愿意继续被不愉快折磨;而但同时理性也赫然存在着,它告诉我们如果贸然任性辞去工作,我们就丧失了生活的保障,而这正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和好朋友的伴侣接触相处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暗生情愫,理性告诉我们这是不被允许和接受的也是不可原谅的;但其实感性的我们却又无法忽视和欺骗自己心中真实的感觉,无论如何克制感情其实都真实存在着。
"行己有耻,君子不器",而估计此生的最终底线就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优秀的"人生演员"!我们也更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理性之力去捍卫感性内心并以感性内心作为理性的能量源泉,也许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才能能够热爱漫长的人生、热爱平凡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一边身披戎装奋勇前行,也一边挥洒笔墨书写柔情。
其实幸福就是去做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