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焦虑症:中医药和针灸能治疗焦虑症吗?
2022-07-08 11:07:40 梦悠网
焦虑障碍是一组以焦虑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其中,病态焦虑是对未来事件的过度担忧;病态恐惧是对当前事件的过度反应。这些感觉可能会导致身体症状,如颤抖、心跳加快等。中药治疗焦虑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因此,焦虑症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目前,焦虑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主,辅以心理治疗,但也有人会问医生:“我不想吃西药,也不想做心理治疗,能不能吃点中药或针灸来缓解焦虑?”
在传统中医领域,没有“焦虑障碍”这个诊断名词。根据临床表现,焦虑症应属于中医“情志疾病”,涉及“郁证”“奔豚”“惊悸怔忡”“不寐”“脏躁”“卑惵”“百合病”等等。《中医内科学》中的定义“郁病”这是一组以抑郁、易怒和哭泣、多愁善感、失眠、怀疑和恐惧、胸闷或肿胀和疼痛、喉咙有异物梗死感等为特征的疾病。“七情所伤”或“素体虚弱”也就是因为各种事情导致的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一直不好。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不同的医生对焦虑障碍的治疗有不同的诊治意见,所以中医治疗方案也不同。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观察》的研究中,学者将焦虑症分为肝抑郁症、阴虚阳亢、血瘀阻络、肝郁血虚和阴阳两虚。
比如肝郁化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脸红、恐慌、心烦、急躁等。,而心悸、震颤、四肢麻木、尿频、口干口苦、失眠多梦、脉数滑、舌苔黄等。
阴虚阳亢主要表现为头晕、烦躁失眠、潮热口干、舌红、盗汗、脉细数、五心烦热等。
肝郁血虚证表现为难以入睡,多梦易惊,易怒易怒,叹息,胸胀,口苦,精神抑郁,舌红,舌苔黄或白,脉弦数,唇色浅。
也有学者将焦虑障碍分为8型,并选择不同的处方。
1.肝气郁结证:选用柴胡疏肝散;
2.肝郁化火证:龙胆泻肝汤;
3.痰气郁结证:选用涤痰汤或温胆汤;
4.痰热上扰证:选用黄连温胆汤;
5.痰瘀互结证:选择血府逐瘀汤;
6.心脾两虚证:归脾汤,八珍汤;
7.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
8.阴阳两虚证:地黄饮子汤。
此外,针灸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区分疾病性质,选择合适的穴位匹配方案,通过经络平衡气血,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
焦虑症针灸穴位可选择百会、太冲、内关、三阴交、太溪、神门等。具体来说,针灸医生还是要看病人自己,根据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当的针灸治疗方法。通常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在临床实践中,焦虑症的症的整个治疗过程应经历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长期药物治疗会使一些人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减少药物依从性,如果未经授权中断治疗,将面临更高的复发风险,药物疗效后的复发可能不如原来的好。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和针灸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初始依从性高,但长期使用中药也可能导致肝肾代谢的风险。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因此,服用西药快速控制急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症状是非常必要的。之后,在巩固和维持期,你可以尝试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一些中医治疗。中药治疗焦虑症,心理治疗可以从心理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干预。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即使停药后,也建议继续心理治疗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