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迫症”?强迫症会变成精神病吗
2022-06-02 11:11:34 梦悠网
许多人喜欢用强迫症来调侃。强迫症会变成精神病吗?例如,当你看到有人把被子折成四面八方,或者特别干净,反复洗手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开玩笑说:恐怕你有强迫症!
这种调侃的方式,会让很多人误以为强迫症只是一种追求完美的性格。
事实上,强迫症(OCD)是一种焦虑障碍,甚至被称为精神癌症。
根据世界一家公益机构的统计,强迫症的发病率约为2%-3%。也就是说,每100个人中就有2-3个人患有强迫症。
强迫症,内心矛盾,反复。
强迫症是什么?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为主的神经症状,属于一种焦虑障碍。
一般来说,这是一种自我困难的心理问题。
强迫症患者的思维和意识非常活跃,不像抑郁症这样的精神疾病,他们强迫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可能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的东西。
强迫症的特征往往是有意识的强迫症和反强迫症并存,在强迫症患者的大脑中,就像两个小丑在打架。
病人强迫一个小丑,比如反复洗手.反复关灯。
另外一个小丑是反抗强迫的意识,比如克制自己不洗手..不要关灯...
正是由于强迫意识与反强迫意识的共存,患者才能长期生活在纠结中。如果患者不依靠外部手段进行干预,就很难治愈自己。
人们误解了强迫症
1.强迫症不是一种疾病。
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将强迫症患者的行为定义为怪癖,并试图改变它们。
不要再洗了,已经很干净了!
门已关闭,不再需要检查!
……
强迫症患者表现出的重复行为,并非习惯那么简单,而是他们真的生病了。
比如:
当人们把东西放在周围时,总是喜欢按大小顺序排列;
裙子有一个角折,总是想抚平它;
手机屏幕坏了一个角落,想马上换屏等等。
但是生活中这些琐碎的事情,仍然不构成疾病,最多是一种强迫症状。
真正有强迫症的人,会严重很多。
例如,当你外出时,你必须反复检查门锁是否关闭。
有时检查一次是不够的。当你下楼时,你必须跑上去检查。你必须重复几次,甚至拍照确认。
走在路上,强迫症患者可能会反复数一些周围的树木.电线杆,尽管他们知道这毫无意义,但仍然无法控制地数数。
2.强迫症是精神病吗?
很多人认为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疾病,甚至把它们和精神分裂症混为一谈。
但是,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攻击性等症状的严重精神障碍。
但是强迫症并非如此,它只是一种精神问题,确切地说: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类。
与精神分裂症不同,强迫症患者知道他们的行为和症状。他们主观上认为自己生病了,希望摆脱这种控制和强迫性思维的折磨。
然而,强迫症患者总是无法说服自己,因为他们自己的贫穷。
当强迫意识与反强迫意识发生冲突时,很容易引起焦虑.抑郁。
严重的强迫症患者,也有可能泛化症状,不仅强迫身边的一些小事,还强迫一些危及自身个性的事情.尊严甚至生命的事情也有强迫,这类症状有些类似于精神分裂症。
这也是许多人容易将严重的强迫症视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主要原因。
3.反复关灯的强迫症.洁癖?
很多人最初认识强迫症,都是从反复洗手开始的.关灯和清洁。
因此,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些都是强迫症的症状。
但是,真正的强迫症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点,它会反映在生活的任何角落。
例如:有些强迫症患者说话.打字时会数几个字,有没有自己避讳的字.字等等。
为了满足自己的强迫心理,他们甚至故意在自己的文字中加入一些毫无意义的词语。
第二,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很奇怪,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泛化现象。
强迫症泛化是指:
从只强迫一个想法到越来越多的想法。这些想法可以像接力棒一样传递,也可以同时传递。
通常情况下,强迫症患者比较内向、敏感、固执,同时还夹杂着许多完美主义,这就是强迫症泛化的原因。
当病人患有强迫症时,这些症状会使原生人格成分中的敏感部分更加敏感,从而导致强迫。
此外,强迫症不仅是一种强迫症,还包括强迫症思维。
与强迫行为相比,强迫思维的危害更可怕。
例如,有人在童年时经历过校园暴力,他一直无法回首往事。
当他患上强迫症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最痛苦的经历。
因为这种强迫性思维的存在,会使他产生反强迫性思维,试图抑制这种记忆,但越克制,强迫性思维的影响就越大。
他饱受折磨,无法抗拒。
后来,他只能妥协,无法回忆起最痛苦的记忆,从而产生其他情绪,如抑郁。
再比如:正常人在一部恐怖片中被某个镜头吓到后,就不会再看了。
但强迫症患者则不同,他们越害怕,他们就越有反复观看的痴迷。
结果强迫症患者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强迫症会变成精神病吗?反复观看那个镜头,也一次又一次地被那个镜头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