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得不到的永远在躁动
2022-05-09 14:02:54 梦悠网
有一句话值得深思:如果我们追求幸福,问题是我们追求的是比别人更幸福。躁动所以生活的痛苦就产生了。
如果人们只是追求幸福,那就很容易了。晚餐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有时间出去看景点,简单快乐。但当我们追求比别人更快乐时,我们的欲望和麻烦就会产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年底发放年终奖金,你会发放3000元,你很高兴准备晚上和家人出去吃一顿火锅来奖励自己。但下班后,你和另一个朋友聊天,另一个朋友告诉你他的年终奖金是6000元,还有相应的礼盒。你的幸福会这么高吗?这就是比较心理学。
比较心理无处不在,也是一种重要的消费心理。在过去的消费主义洗脑中,年轻人经常出现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消费,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小额贷款。包括以前严重的校园裸贷行为。
比较心理是消费者对自己的阶级、身份和地位的认可。以阶级为参考,从而表现出消费行为。
例如,你和你的邻居一样,你的邻居今年一起旅行一次,你的妻子肯定会对你说:你看到人们出去旅行,我们也出去旅行一次。
市场营销中有三种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的方式。
方法一:设计比较对象
如果你想让消费者有比较心理,你需要有一个对象。如果没有对象,就没有比较心理。更重要的是,这个参考对象需要与目标消费者的阶级相似,否则就没有效果。例如,如果比尔·盖茨买了一架飞机,我们肯定会认为比尔·盖茨真的很富有,没有额外的消费欲望。
两个老人一起聊天,其中一个拿着酒对另一个老人说:这是我女儿买的,让你儿子买。这是金酒的电视广告,非常成功地调动了老年观众的虚荣心,孩子们送金酒会让自己在朋友面前很有面子,所以销量很好。
因此,充分利用别人的家作为参考,别人的丈夫送什么,别人的男朋友送什么,别人的新车等等,参考会引起消费者的比较心理。
方法二:创造身份的象征
实用心理学认为:身份水平决定了行为水平,人们会做一些符合自己身份的行为。所以为消费品创造相应的身份象征,消费者自然会同意你的产品。
例如,宝马之前的营销中有一句话: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让年轻人觉得成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一辆宝马。,让宝马给成功人士贴上标签。另一个例子是熟悉的劳力士手表,使用这种方法来创造自己的身份象征。
方法三:利用排名
就像只要有人,就有江湖,只要有排名,就有比较。例如,在计算机中安装了鲁大师的测试后,您将判断您的计算机超过了全国多少台计算机。或者在游戏应用程序中,游戏得分排名、游戏氪金排名等等。排名的地方会激起人们强烈的比较心。
现在不妨静下心来,看看生活中使用攀比躁动心理营销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