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培养孩子的钝感力?
2018-08-03 18:15:29 梦悠网
为什么我们要教育孩子拥有钝感力?钝感力是什么意思?如何培养钝感力?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钝感力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二、钝感力的重要性
1、不会有“玻璃心”。他们对外人不好的评价,以及恶意言语都不在乎,于是百毒不侵,便也很难受到伤害。
2、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把时间花在无谓的担心焦虑之中,处于长期内耗的状态,甚至得抑郁症和自杀。
3、能从容的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事情,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摒除对自己不好的因素,并趋向好的方面发展。你骂我,如果是对的,我会改变,但如果是错的,我不会听。
4、健忘。特别是对不好的事情,不好听的话语,很快就忘掉了,不爱钻牛角尖,你会发现生活变得更轻松、更幸福。
三、如何培养钝感力
1、要培养孩子身体的“钝感力”
饮食均衡,让孩子多吃点杂粮。根据卫生组织的标准,身体好的指标之一就是“食得快”,吃饭时有很好的胃口,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而不挑剔食物。
2、冷静对待孩子受到的“伤害”
小孩子不懂事,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打小闹。这时候作为父母的,就要冷静看待了。很多情况下,当小孩子之间出现矛盾甚至冲突的时候,其实他们是没多大感觉的,但是有些家长看到后,就要帮孩子讨回公道。却不知这种做法,反而是在暗示孩子,你受到了伤害,你要在意这件事。长此以往,就会提升孩子对人和事的敏感度,降低孩子的抗挫能力,甚至变成玻璃人儿,使孩子就更容易受伤。
3、要让孩子敢于面对失败,不怨天尤人
孩子其实是单纯的,父母的言行无时不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父母只知道抱怨,那孩子面对失败也不能坦然接受;但作为父母,在失意落魄的时候能敢于担当,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淡定从容,那孩子往往也能跌倒了再爬起来,能屈能伸不惧怕失败。
4、不溺爱孩子,不让他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孩子天资聪颖,但长大后却没有取得成就。原因就在于他们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而这又往往是家长溺爱的结果。所以父母们从小就不能溺爱孩子,而是要有意识的去让孩子吃点亏、丢点面子、受点委屈、经受一些挫折,让他的脸皮厚一点、肩膀硬一点、心大一点,这不是当家长的低人一等,不是没有面子没有尊严,而是让孩子经受人生的历练,这是教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