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书就困?那是你不会看书
2018-07-09 18:19:51 梦悠网
读书就会犯困,想必这是很多同学的通病。为什么一看书就困?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不再那么困呢?你是否会发现有时候打起精神准备好好学习,学了没一会儿就开始犯困。阅读时间过长,没有阅读技巧的,都容易犯困。
其实,一看书就困并不是发生在个别考生身上的个人现象,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学意义的。深入地了解它,剖析它,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克服它。那么,广大考生怎样才能有效地克服读书犯困的障碍呢?
一、精心经营,顺应个人喜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点与兴奋点所在--无论是简单听听音乐,吃东西还是独具匠心地布置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环境,往往都能起到提高注意力与激发动力的作用。
如果你喜欢听音乐的话,灵活使用阅读技巧,看自己感兴趣的方面,选择一些相对舒缓但又较有活力的音乐。比如巴赫、贝多芬的钢琴曲等,都非常有助于激发思维的活力与触发灵感。因此,尝试着边听音乐边读书,也会收获不错的效果。
如果你喜欢运动的话,不妨在一天的开始、间歇与尾声小小地舒展一下筋骨。比如早起之后晨练一会儿,跑跑步,或者做做操都是不错的选择。在一天之中,如果明显地感觉到疲劳,也可以做些不是很剧烈的活动。除了早晨之外,恐怕晚上也是一个读书犯困的高峰期。所以,在晚间给自己设置一个小小的课间,去外面慢跑两圈,或者散散步,会有效地焕发清醒的思维。
二、量体裁衣,了解个人生物钟
普遍来讲,有以下几种阅读技巧可帮助高效率地读书。
1、疲劳困倦时不要看书。
人体机能活动具有一定限度,活动超过限度,大脑皮层就会自动进入抑制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保护性抑制。因此,自己感到疲劳困倦时,就不要勉强支撑看书,尤其是不要"开夜车"看书,以避免形成不良习惯。
2、睡觉前最好不要看书。
有些人习惯躺在床上看书,把看书当作催眠,这种习惯易形成抑制性条件反射。
3、剧烈活动或情绪过于激动后不应马上看书。
因为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规律告诉我们,大脑皮层出现兴奋之后,随之就会产生抑制。如果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之后看书,就很容易与抑制反应建立联系,并产生抑制性条件反射。
4、饭后不要马上看书。
人进食后,消化系统的活动量加大,大脑血液流量相对减少,中枢神经主要控制消化系统,而对其他部位处于抑制状态,如果此时看书,不仅效果差,而且易形成抑制性条件反射。
三、张弛有度,科学理性
学习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阅读时间不宜过长,切勿拉紧精神的弦而不放松。有些考生时间观念十分强烈,恨不能抓住所有醒着的时间,分分秒秒不错过地畅游书海。但是每个人大脑运转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效率降低,这时,如果还硬性地让自己埋头苦读,恐怕只能事倍功半了。对于学生,这可以算是一个常识,所以,不用钻牛角尖。
研究显示,流通的空气与相对开放的空间会更容易调动起大脑的兴奋度。有些考生的学习环境过于封闭,空气欠流通,也会导致思维呆滞从而容易犯困。另外,若是处在换季的当口,我们的身体功能系统还没有完全适应,也会容易犯困的。
四、聚精会神,深入体味
一个人在读一本不十分感兴趣的书时,往往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也就容易犯困。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说,当这个人没有发掘出这本书的精髓抑或"吸引力"所在时,他可能会厌倦、疲倦,从而犯困。所以我们需要借得那双慧眼去发现它的独具匠心之处。
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专业非常确定它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但是目前的倦怠与易犯困状况只是由于短期的挫败感引起的,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有那么一些点难以捕捉在思想的内在含义,那么需要做的就是将其突破。
在某些学习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便不会那么容易引起厌倦心理,从而使读书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味。所以,当读书犯困或者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朋友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搀扶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