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悠情感:巧妙处理孩子偷钱的事情 3条金钱教育少不了
2018-03-21 16:03:35 梦悠网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孩子偷钱。有些父母可能就是暴打一顿,但是这样做往往是适得其反。可能不但解决不了孩子偷钱这个问题,也可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那么,如何才能更加巧妙处理孩子偷钱的事情?
家长自己也应该反思,是否对孩子缺少金钱教育。 梦悠情感 小编认为,下面三则金钱教育是少不了的。
1.保持冷静 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
老话常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家长对孩子的偷窃行为几乎是零容忍,怕孩子走上歧路。
但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孩子行为背后或许有她自己的原因,你的聆听和理解是让孩子改正的前提。
当你发现孩子有类似的行为时,不妨保持冷静,和孩子深度交谈,了解孩子的动机。如果父母是比较容易激动的类型,孩子会因为害怕而编造谎言,来掩饰自己的行为。
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的行为,贴上偷的标签,并在以后的生活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给予理解,并引导孩子改正才是最重要的。
2.树立行为准则 明确偷的概念
从小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不是自己的,不要拿。
随着孩子长大,家长也要让孩子明确「偷」的概念:非合理方式获得的财物是违法的,会付出法律的代价。
因为很多孩子对「偷」和「拿」的概念很模糊,尤其是对家里的财物,她并没有这个明确的界限。家长要在日常的教育中,给孩子讲解这些问题。
3.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对外部世界产生欲望,当孩子发现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无法抗拒这种好处,并希望能拿到越多钱越好。
父母尊重并正确引导孩子的欲望。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并和孩子一起想办法通过合理的方法获得。
当孩子进入小学后,爸爸妈妈应当适量给孩子零花钱,数目适中即可。爸妈可以跟孩子协商零花钱的去处,培养孩子对金钱的管理能力。
父母也可以为孩子提供赚零花钱的机会,让孩子明白赚取钱财的艰辛。
尹建莉曾说过:「没有人天生是堕落的,只有环境在一直营造小偷,一个人才最终成为小偷」。
梦悠情感 小编认为,好好引导孩子,比一顿打来得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