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的人都有什么性格特征?
2018-05-18 18:12:15 梦悠网
很多人都在有意无意或者潜意识里讨好身边的人,只是她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讨好型人格”。直到天才作家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讲述了她自己和这种讨好型人格的羁绊,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也是讨好型人格。
那么,一般具有“讨好型”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
1.讨好型人格的性格特征
1.1.非常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由于觉得自己弱势,一旦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感觉会被孤立,担心不被他人接纳,更害怕他人的攻击。
所以他们总是把自己真实想法藏在心里,而不是完全大胆勇敢的表露出来。
1.2.喜欢道歉
蒋方舟讲述自己曾经和朋友相处以及工作中,她永远是那个喜欢道歉的人。
她非常害怕产生冲突,所以她希望用道歉快点结束冲突,这是她们处理事情的主要方式。
1.3.喜欢迎合他人
在社交交往中,他们对待别人的观点经常会说,你说得很对,她们总是担心别人不高兴,但是却忘记了自我的情绪,自我声音是什么,所以她们活得小心翼翼。
1.4.不懂得拒绝
讨好型人格 由于十分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评价,她们害怕拒绝。
其实也是由于担心一旦拒绝他人,他人就会十分讨厌她们,而不拒绝,则是她们假装维持良好的关系,这可减少她们内心的内疚与负罪情绪,但是无形中担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却让自己活得更累。
1.5.没有原则和底线
由于在人际交往中,讨好型人总是忽略了自己,她们希望和她人保持和谐的关系,所以有时会变得没有原则和底线,一味迎合他人,这样反而无法赢得她人尊重。
从本质上说,讨好者的驱动力是逃避自己的焦虑,别人的关注或者关爱才是讨好者要想捕获的对象。
由于你是一个讨好型的人,你要想的朋友永远是不理你的那个,你会为之焦虑不安,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那个人上面而忽视真正关心你的人。
你最爱的永远是不爱你的那个,你所有心神永远都在不该在的人身上,久而久之,你的朋友会渐渐离你而去,你最想得到的关心,到头来只会越来越少,讨好型人格真的可怕。
2.改变这种讨好型人格呢?
讨好型人格 的根源在于三个错误的核心信念:我还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脆弱、我一定要做些什么别人才会爱我、我不配提出自己的需求。
2.1.告诉自己已经长大了
讨好者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还没长大,总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是弱者。摆脱困境的第一步就是告诉自己,我是个成年人了,该对自己负责了。
跟别人索求关注和爱,注定是痛苦的。像一个乞丐只能靠别人的施舍过活,多惨。但是童年的缺失,现在无法弥补,那就不要在今天继续创造缺憾,适当的放过自己。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那就真没人会爱你了。
2.2.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在爱情里,你不能控制对方怎么想,与此同时,你也没有义务对对方的话完全赞同。
你应该明白,自我价值不是由别人的评价决定的,而在于自身的评价。
在要想得到关注、得到爱这一点上,少给自己一些压力,如果他真的爱你,那他爱的一定是那个最真实的你。
2.3.学会说“不”,建立边界意识。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并不意味着自私建立边界意识一定要给自己设立一个个明确的界限。
你可找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地方,列一份“原则清单”,回忆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的事情,并列出那些你不喜欢,但是依然为了而别人做了的事情。
然后写出你为什么不想做这些事情,如果以后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而这件事又违反了你的“原则清单”,就可明确拒绝。
2.4.接受你初次拒绝别人的内疚感。
改变习惯的开始总是艰难的。由于习惯了以别人的情绪为中心,所以很难将拒绝说出口。
学会拒绝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成长于我们这个“人情社会”,让“说出拒绝”这件事变得更加艰难。
但是,这里我们可借鉴蒋方舟战胜讨好型人格的方法,你可选择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不懂当地语言,不工作,没有社会关系,不用网络。
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不用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可看书、写日记、看展览,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对自己讨厌的事,也可毫无顾虑地说“不”。
2.5.学会自爱,提高自信。
徐静蕾在《圆桌女生派》中说:“我觉得人还是首先自私一点,就是爱自己一点。如果你没有一个自私和爱自己的前提的话,外部力量是很容易把你摧毁的。”
遵从己心并相信自己,不要过多地在意别人的想法,由于你永远也不可能讨好所有人。
即使你获得了别人再多的好评,但这不是真正的你,学会爱自己才能变得强大,才能更好的去经营一段平等美好的爱情。觉得自己弱势,一旦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感觉会被孤立,担心不被他人接纳,更害怕他人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