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成长期间都有哪些心理?
2018-09-21 12:55:46 梦悠网
幼儿成长期间,心理都会有很多变化,但是由于年龄还太小,无法用很流畅的语言表达出他们的心理变化。今天,梦悠小编就为各位宝妈们普及,如何揣测幼儿心理?
一、 抓住幼儿关键期
孩子的教育存在不可错过的幼儿关键期,把握好关键期才能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智力。家长在注重孩子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孩子的能力,抓住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来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3~6岁,正是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老人们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因此相信有责任、重教育的父母都应该在幼儿关键期里尽可能地挖掘孩子们的天赋。
二、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发展的高速度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一是变化迅速。 将近4个月的孩子可以同你玩得咯咯地笑,但是,过一个月以后你再去看他时,他可能怕你,哭着要躲开 —— 他会认生了。
2、 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幼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均衡地发展的。比如,感知觉等认识过程在出生后迅速发展,单纯的感知能力很快就达到比较发达的水平;而思维的发生则要经过相当长的孕育过程,两岁左右才真正发生发展起来,到幼儿末期仍处于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只有逻辑思维的萌芽。
三、 良好的师生关系助力幼儿成长
1、 增强幼儿的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
在教师与幼儿的交互作用中,教师的诚实以及他们对幼儿的尊重与细心照顾对于幼儿成长的安全感、自信心以及童年期对事物的积极探索都是必不可少的。
2、 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能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幼儿受欢迎程度的前提条件,也是幼儿学会交朋友的重要因素。
3、 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期是幼儿自我概念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幼儿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4、 增强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幼儿在刚上学时会对一切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这时他们就会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父母有所依赖,当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他、爱护他时,一切紧张和恐惧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快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