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打骂,我们还能怎么样教育孩子?
2018-11-23 14:57:10 梦悠网
一位育儿专家说过,一位称职的妈妈应该观察孩子的潜在能力和才华,她的任务是为孩子们打好基础,至于将来孩子做什么,妈妈是无法设计的。还有,千万不要做一个抱怨妈妈,有些女人喜欢抱怨,怨社会不公,怨孩子不孝,怨男人不好……应该多关心怎么样教育孩子。多想想该怎么教育孩子,让他未来一片光明。下面就让 梦悠情感 小编 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怎么样教育孩子?
有没有人告诉过你:孩子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不一样?你认真体会过这句话的含义吗?我是直到那一天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我的孩子,在人头攒动的超市里,看到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大家各色各样的表情,从他的角度看到的,只有无数穿着黑黑灰灰裤子的腿,他很害怕,所以才会想要我抱,想要回家。而我,不仅没有安抚孩子,还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说了多么过分的话啊!
只有蹲下来,你才能真正学会如何教育孩子。这句话,请一定要重视啊!因为••••••只有蹲下来,和孩子在一个角度一个高度时,你才会发现孩子的世界真的不一样。所以在你想要教训孩子不懂事时,不妨先蹲下来,观察一下孩子看到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再决定怎么解决问题吧!
“把XX拿过来”这话你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就在那里啊”当孩子左右环顾都没找到那个东西时,你是不是会引导孩子?“你怎么看不到啊,妈妈说了多少遍了,就在那里,你眼瞎啊!”当你耐心被磨光时,你是不是会皱着眉头埋怨孩子怎么那么没用?这个过程,你是不是都是站着的?是不是都是站在自己的那个位置一动不动?
二、怎么教育孩子是全世界的难题
汇丰银行曾发布了一份《2017教育的价值报告》,对全球的教育投入等方面作了分析,里面提到:
82%的父母已经准备好为孩子成功做出牺牲。而其中中国父母在教育的花费上,高居榜首,碾压了全世界。似乎教育就变成了一场无边无界的牺牲。
小时候父母入侵孩子的心理边界越深,成年后孩子的心理边界就缺失的越严重。他一边极度地想反抗父母,获得独立和自由;可又一边极度地依赖父母,缺乏主见,他在父母织起的大网里不断挣扎,却无法逃脱,受到煎熬。他不懂得什么叫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更不懂的尊重自己。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将爆发一件又一件的矛盾。
心理边界的存在,把我们和孩子分离成了独立的个体。可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有着亲密的爱,就容易会跨越边界。弗洛伊德说: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孩子在1-2岁时,自我意识就开始萌发,而到孩子三岁时,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最初的心理边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我们对孩子的爱无条件,但对孩子的付出一定有边界。
三、安全感是基础和前提
在孩子1岁之前,给予孩子无限的亲密,培养起孩子的安全感。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1996年,育儿专家杨澜在美国生下儿子;2000年10月20日,杨澜在上海又喜得一个六斤多重的小女儿,圆了她想要“美国儿子中国女儿”的妈妈梦。
因为工作缘故,杨澜不能时时陪在孩子身边,不过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杨澜都在他们身边。两个小家伙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杨澜坚持用母乳喂养;孩子出生后的几年时间里,杨澜也一直自己带他们,虽然有点辛苦,可杨澜觉得很值。
杨澜至今记得儿子一岁多时的一个场景。那是儿子出生后,杨澜第一次比较长时间地出差,要离开儿子五天。那天回家时,杨澜发现儿子脸上的表情特别有层次,先是把脸转过去,憋了半天之后才委屈得哭出了声,最后把杨澜自己的眼泪也带出来了。儿子当初这个无比丰富的表情,重重地定格在杨澜的心里,她意识到孩子幼小时期不能离开母亲。
梦悠情感,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女性情感成长学习平台。
注册成为梦悠会员,畅听百门情感课程>>> 立即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