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好吗别打我
2018-11-21 18:04:02 梦悠网
今天 梦悠 情感 小编要给大家讲讲一个关于父母大孩子合适吗这个问题,你知道你在每一次打孩子的时候,其实它内心都会有一句读白的吗?那就是爱我好吗别打我。其实有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耐心地教导自己的孩子。
一、爱我好吗别打我
2017年12月29日,华人餐厅女老板因虐死5岁亲生女儿被判22年监禁。夫妇虐死幼女后报案,谎称女儿失踪,还试图误导警察。警察后来在夫妇经营的餐厅里找到女童尸体,尸体被父母藏在厨房里,用盐巴覆盖。
2018年1月5日,江苏泰兴黄桥9岁男孩,独自出门玩弄丢了手机,妈妈情绪失控打死了孩子。救护人员发现,屋子里有剪下来的已经用过的胶布,还有一根粗木棍。这些事件看得让人心寒。天下为什么会有这么没人性父母。
1、棒子底下不一定出孝子
有些家长是实实在在信奉“不打不成才”的观念,认为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打,孩子不听话,打打就好了,严厉点孩子才能懂事。还有句老话说“棒子底下出孝子”,认为有自制力的孩子还是少数的,适当的体罚是可以起到效果的。但是过度的大骂反而适得其反。你会读到孩子的内心独白:爱我好吗别打我好吗。
也有些父母说不打不行,说根本就不听,只有打了,才能老实一阵子。一阵子,说我抠字眼也好,我始终还是觉得虽然确实存在有好的例子,确实有人打出了人才,打出了孝子。可是,只有一小部分。而更多的体罚教育,只会让孩子与自己疏远,让孩子短暂屈服于棍棒下,让孩子养成不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内心不断累积不满直到有一天爆发,伤人亦或伤己。
2、改掉打骂孩子的习惯
习惯了打骂的孩子,很容易有心理阴影,很容易会觉得暴力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觉得生气就可以打人,可以摔东西……他与别人的相处中,也会这样对别人,或者以后直接这样对自己的孩子。
你以为孩子被打习惯了,痛痛没事就好,可是心灵和生命都是脆弱的,被伤的不是心,就是身体。绝不会完好无损的。我记忆里有两个场景特别深刻。一个是6、7岁的时候,在幼儿园里借了同学1块钱,妈妈知道了,打了我,那好像是妈妈第一次对我发了那么大的脾气,我特别难过,后来妈妈知道了原来我借的钱不是去买零食,只是买了橡皮擦和本子。妈妈问我:“疼不疼?为什么刚才不告诉我?”我说:“为什么你问都不问就打我?”
3、需要给他安全感
小学的时候,有个晚上,我怎么都不肯睡觉,我说我就是不开心,妈妈没有批评我,说那就听音乐吧,然后妈妈打开了音响,播了好一会歌。这个举动让我特别安心,后来还和妈妈聊天睡着了。
儿时的经历,让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随便批评自己的孩子,你首先要信任他,你要给他安全感,要让他知道,妈妈是最安全的港湾。
孩子是那么纯真,其实很多孩子,在面对父母的暴怒,首先想到的都是是不是自己不乖。一个合理的回答给他,给一个让他感到开心的回答给他,他就会觉得安心。
梦悠情感,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女性情感成长学习平台。
注册成为梦悠会员,畅听百门情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