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是什么意思
2018-10-24 14:15:11 梦悠网
熊孩子是什么意思?问题孩子我们要怎么教育呢?家里有问题孩子怎么办?当我们面对亲戚家的熊孩子,我们要容忍吗?梦悠小编来解答。
一、熊孩子是什么意思
问题孩子是熊孩子吗?熊孩子是指:
1、比较淘气,熊孩子一般不是那些乖巧的小孩,这些孩子普遍属于好动的,他们经常破坏东西,做让人生气的事情。
2、恶作剧,熊孩子一般喜欢恶作剧,不守规矩的孩子,喜欢乱涂乱画,墙壁什么的,基本是这些熊孩子最喜欢画的地方。还比如把你钱包藏起来等等恶作剧。
3、不按常理做事,熊孩子是那种不守规矩的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叫他好好吃饭,他能把饭吃的全身都是,甚至做出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出来。
二、面对熊孩子要怎么做
不知道你们什么有没有熊孩子,面对熊孩子,我们要怎么教育,怎么做?
有问券对 2009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感觉现在“熊孩子”多,89.4%的受访者指出“熊孩子”的出现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69.5%的受访者归因于父母没原则的宽纵和溺爱。当“熊孩子”犯错时,88.5%的受访者反对家长说“他还是个孩子”,83.3%的受访者强调对孩子的不当言行要在第一时间给予纠正。
可见,“熊孩子”的出现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问题和不足,管教“熊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已经成为一项普遍共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李立国认为,“熊孩子”现象值得重视,这反映出一些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教育孩子时缺乏原则与底线,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上讲究私德但不重视公德的现象。“熊孩子”的第一责任主体是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去规范孩子的行为。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但解放天性的前提应该是不打扰他人。很多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犯罪的共通点都是,小时候没有人对其危害公德的行为进行制止,从而导致他们慢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李立国认为,孩子既是一个自然人,也是一个社会人,家长从小就需要在社会公德方面给他们引导和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
一线教师都知道,一些学校里的“熊孩子”之所以难以管教,往往是因为他们背后有着不懂教育的“熊父母”。绝大多数家长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有些家长不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对孩子给他人造成的困扰不当回事,一味袒护纵容;有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学校和老师,自己却没有给孩子起到正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甚至在老师正常管教孩子时,盲目维护孩子,“拆老师的台”。
可见,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自己首先得有正确的三观,因为他们的心态和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爱孩子没错,但凡事都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给予过度溺爱,不考虑孩子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对孩子的错误言行不及时制止,甚至要求周围的人都迁就孩子,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父母必须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熊孩子不能忍不能溺宠,惯坏了就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