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后血液粘稠怎么办
2018-10-26 15:48:18 梦悠网
经过血液检查,血液粘稠怎么办?血液浓度为多少才会有血液粘稠的情况?血液粘稠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呢?梦悠小编来科普。
一、血液粘稠怎么办
血液粘稠也被称为血稠。在医学上叫高粘血症,中老年人易患,可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
饮食宜清淡,戒烟忌酒,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是最治本的疗法。
多喝水,尤其是现在夏天快来了,天气炎热,易引起血液粘稠,所以不渴时也要注意水的补充。
饮食上可以多吃黑木耳、玉米、大豆、黑豆、大蒜、姜、洋葱、山楂、牛奶等。
运动上,如漫步、慢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爬山、游水等,可促进血液循环。
血液粘稠属于中医血瘀范畴,因此活血化瘀中药如川芎、丹参、红花、三七等都具有较好的改善血液粘稠度作用,可以在中医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
50岁以上的中老人可以做血液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办法,减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
二、为什么会血液粘稠
血液黏稠度的形成及变化规律受到饮食、运动、机体代谢状况、居住环境、季节、时间和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红细胞数量越多、脆性越弱,血液黏稠度越高;血浆中的蛋白质、脂肪、糖越多,血液越黏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对血液黏稠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纤维蛋白原增高时,血液黏稠度会明显升高。
1、细胞浓度过高:血液中的细胞数量相对增多,如老年人体内水分相对减少,血液中的水含量也减少,那么血细胞的比例就会相对增大,由于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减少,固体成分增多,血液中的黏度就自然升高了。
2、血液阻力增高:血液中除了红细胞以外,还有许多血浆蛋白,如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这些大分子蛋白质增多时,常与红细胞黏合成网格,增加了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液黏度增高。
3、血细胞的聚集性增高:血液中的细胞应该是散在分布的,而不是积聚在一起的。当红细胞或血小板的结构出现某种异常时,红细胞和血小板就会积聚到一起,阻塞血管。
4、血细胞的变形性减弱: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是很细的,最小的血管只能允许一个血细胞通过,而且血细胞在通过毛细血管时还要改变形状,以利通过,当血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时,通过毛细血管时很困难,影响血流速度,因而使血黏度增高。
5、血脂异常:由于血液是全身循环的,所以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时,可以使血液的自身黏度改变。另外,增高的血脂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黏度稠度更加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