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最后的棒棒》?
2018-09-15 16:36:12 梦悠网
《最后的棒棒》是一部很特别的纪录片,它的主题平凡,很难抓人眼球,诱人来看,不过,如果你无意中点开了它,几分钟内就会被它的真实与厚重所震撼,根本无法移开视线,非要一气看完。那么电影版《最后的棒棒》票房为何如此惨淡,最后的棒棒各人现状如何呢?
一、《最后的棒棒》棒棒是什么意思?
影片中的棒棒是山城重庆一个独具特色的职业。山城地势高低错落,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时代,运送货物主要靠人力肩挑背扛,只因这些苦力的干活工具是一根短木棒,人们就管他们叫“棒棒”。
棒棒们白天守在商业繁荣的街边等活,晚上回到距离商业区仅数百米之遥的陋巷居住。当镜头从繁华的解放碑商圈切换到破败的自力巷民居,真可谓一墙之隔、天壤之别,一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流光溢彩的广告牌,另一边是破败不堪的危房、逼仄难入的小巷,富庶和贫穷的对比之鲜明,距离之短促,令人瞠目。
棒棒们赚的都是微薄的血汗钱。送100多斤的涂料,上坡下坡,走2公里路,工钱10元;日均收入数十元;何苦,作为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棒棒,半年的积蓄是3000元。
二、《最后的棒棒》各人现状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穷,也没有人喜欢穷人。仇视富人可能带来灾难,歧视穷人却非常安全。一户人家舀狗粮的勺子掉入马桶坑道,家人着急上厕所,就找老黄来掏勺子,在主人的要求下,老黄跪在厕所地板上,把手伸进坑道。勺子被掏出时,老黄的手被打上了马赛克,配音也停止了,伴着哗哗的水流声,屏幕上显示一行字:“老黄用香皂把手洗了三遍 ”。老黄在骚臭环境中的作业非常廉价,仅值20元,主人连老黄用过的香皂也不愿触碰,催促老黄和香皂一起离开。河南,仅仅因为想吃两个鸡蛋,引爆老板的不满,饭摊老板嫌他食量大、要求多,敲打他“都学会点菜了”,一怒之下辞退了他。
影片的结尾是光明的,但是,却经不起细思。何苦只是要拍一部纪录片,他不是扶贫干部,他走后,这些棒棒们今后的路还能否是坦途?
三、电影版《最后的棒棒》票房惨淡
当这13集纪录片被浓缩成99分钟的电影后,观众迅速两极分化,打分一路走低,目前已滑至6.6分,57万的票房成绩亦不理想。认可度最高的评论《我为什么厌恶电影版<最后的棒棒>》里,网友列举了摆拍、煽情、结构等五大质疑,甚至怀疑导演何苦消费棒棒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