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灵格谁在我家读后感
2018-09-03 18:25:25 梦悠网
海灵格谁在我家作者将治疗案例和言论编撰起来的一本书,这本书并没有将海灵格的话语进行详细的解读,因为任何归于个人的任何形式的解读都会曲解了他的原意。
一、海灵格谁在我家读后感
海灵格的治疗系统排列是基于经验性和现象学原理的总结。谁《谁在我家》分为两个部分,阐述了亲密关系的心理治疗和现象学的注意事项。这次谁在我家读后感分别介绍第一部分中的“家庭的基础”,“系统内的良知”,“父母和孩子”章节。
1、家庭的基础
在家庭结构介绍了家庭的基础:男人和女人。男女之间的吸引是家庭的基础。性是自然而然的由之而来的父母身份基础。夫妻的关要有优先权,且在大体平衡的状态下维持,如果一方尽心尽力,另外一方也要付出等值代价。彼此合作默契,才能在平衡伴侣关系充分的发展。每一对伴侣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他们必须慎重认真的评估原生家庭带来的生活模式和价值观,交换对伴侣关系有益部分。原生家庭中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往往是亲密关系的障碍。
2、系统内的良知
良知是海灵格系统排列的最基础部分,良知与个人、家族、乃至整个社会命运都是息息相关的。由于和群体的价值观、归属的需要、和秩序有关,良知会把我们和群体中的成员联系一起,驱使把和我们不同的人排除在外,取消成员资格,而成员资格是我们每个人认为至关重要。人们害怕被排斥。良知强化、维系连结,排除异己。但良知不能超脱所属群体的盲目性,会把孩子的对世界的感知塑造成固定模式。所以人要做出付出和平衡的需要,谦恭地面对命运。
3、父母和孩子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的良好的前提是,在由良好关系支撑起的家庭里,有良好的物质以及心理保障,才会有成长和发展的自由和空间。当孩子成长在不平衡和痛苦的家庭,会做出牺牲行为去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孩子因为爱父母承担本属父母的责任,会潜意识的想分担父母的痛苦,和父母紧紧连结一起。对这样的事,解决办法就是指出现象原因以及牵连的错位,将责任进行适当归属,使家庭系统恢复常态和平衡,使家庭的成员获得尊严和快乐。
这本书是一个经验性的观察现象报告,不是纯科学立场。但读起来是会给心灵冲击和触动的。言辞的寓意既令人费解,也让人着迷,同时给你以震撼和勇气,正如海灵格先生说过:“当我毫无顾虑的说出我的观察,人们就算感到震惊,但仍然清醒过来,考虑自己处境,考虑将如何看待事物。带领你走出困境的力量就在你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