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2018-08-31 18:47:36 梦悠网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杂文名篇,收录在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中。
文章描绘了兼具“浪漫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气概”的猪,其放浪不羁,特立独行的行事作风,在当时“群猪沉默”的大环境中独具一格。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初步交代了时间背景,同时为后续与“猪兄”相遇搭建空间场景。
“假如没有人管,这两动物也完全知道怎样生活。它自由自在闲逛,饥食渴饮,春天来临还要谈谈爱情;这样,它们生活层次低,乏善可陈。人来了之后,给它们生活做出安排:每头牛和每口猪的生活都有主题。它们的大多数生活主题是悲惨的,前者主题干活,后者主题长肉。”
那些特立独行的猪,“悲惨”是因为生活被做“设置”,而“设置”者选择妥协。他这样写:“总来说,人的安排让猪痛苦不堪。但它们接受了,猪总是猪。”
猪总是猪。隔了这许多年岁,我依然在这一句里读到小波深深无奈。
随后,小波又进一步解释:“对生活做设置是人特有品性。不光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言下之意是,人之所以不快乐,因为他们人生被做双重安排,一来自他人,一是来自自身。
就在我们深陷于小波嬉笑怒骂带来的绝望中时候,出现了救世主。
话锋一转,主角登场,柳暗花明。
那些特立独行的猪,因为时代缘故,性、个性、创造性等人之本性被视猛兽洪水。时代不需这些,时代需服从、需机器、需任劳任怨、需死而后已。
与时代格格不入终究很难“安享太平“, “猪兄”太过扎眼表现自然招来灾祸。毕竟小波告诉我们,猪被“设置”好的猪生有两种:肉猪长肉,种猪交配。别无选择。
很快,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成了破坏春耕坏分子,对它采取专政的手段。为它“设置”猪生的人见它顽劣,决定捕杀它。
时代会逝去,所有非凡也将变为平常。不论壮阔还是荒谬,结局逃不脱《万寿寺》结尾的那句:一切都无可挽回的走向庸俗。
但还是会有些记得,也许它们是真正不朽。
“我四十岁了,除这只猪,还没见过哪个人敢无视对生活设置。相反,我见过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人。因为这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