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2018-07-30 22:37:32 梦悠网
弗洛伊德生前曾断断续续地提出了一些防御机制,现在一些心理ct也会用一些题目来测试被试的防御心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压抑
也叫潜抑,是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是最古老和最危险的防御机制之一,也是使用其它防御措施的先决条件。例如,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在某一年的十月份死于车祸,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段不堪忍受的情绪压抑到潜意识里,“遗忘”了。这些潜意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她的情绪,在每年的十月份她都会自发地出现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
二、否认
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减少心灵上的痛苦。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三、退行
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退行到困难较少、阻力较弱、较安全的境地——儿童时期,无意中恢复儿童期对别人的依赖,害怕再担负成人的责任。如某些性变态病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满足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四、幻想
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处理这些实际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有一天可以遇到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五、置换
又称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发生危险或不合社会习惯)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它较安全或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渲泄,心理得到平衡。“迁怒”就是这个机制。比如一个售货员或一个服务员因家中一大堆烦恼问题既无法解决又不能向孩子或老人发泄,只好迁怒于顾客,服务态度极差。恐怖症病人所害怕的对象在正常人看来都是不值得恐怖的,原因是病人在无意识中把真正害怕的对象置换成不值得害怕的对象。
六、合理化与理智化
合理化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虽然这理由常常是不正确的,在第三者看来是不客观或不合逻辑的,但本人却坚持用这些理由去说服自己,用一种能为自己所接受的理由来替代真实的理由,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例如,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与合理化有相似之处的是理智化:过分使用抽象思维,或者以普遍化和概括化的形式处理个人情感上的苦恼或心理冲突,以掩盖个人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不快。就像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七、投射
一般是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以免除自责的痛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属于这种作用。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几个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ct之所以会设置测谎题,也是为了避免因为防御而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