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的观后感
2018-12-25 00:01:31 梦悠网
为什么我们在面对一个人时心里会问:TA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感觉脑袋里有好几个声音在吵架?为什么 “长大”似乎是一件很突然的事?这些问题就是彼特·道格特和他的制作班底打算在《头脑特工队》里一探究竟的问题。现在 梦悠 网小编就和大家来欣赏一下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吧。
一、头脑特工队电影的电影介绍
一切源起于导演道格特的一个真实的困惑:他的女儿Elie小时候一直是个活力四射的快乐孩子,跟《飞屋环游记》里那个后来成了男主角妻子的小女孩一样的张牙舞爪(Elie为她配音)。然而当Elie长到11岁时,她一下子变得安静寡言起来。她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正是这个问题,让道格特决定要做一个与“头脑”有关的故事。一个名叫Riley的小女孩跟着父母跨越大半个国家从明尼苏达搬到了旧金山,面对着新环境的全面挑战,然而这只是故事的背景。真正的故事存在于她的大脑内:在头脑的“司令部”里住着五位情绪小人,他们一同操纵着Riley的行为,管理司令部外神奇的长期记忆、潜意识……一个有科学理论支撑,却又完全虚构的世界。
在让皮粉持续失望好几年之后,这一回皮克斯终于“开着脑洞打开了脑洞”。不是公主不是续集,而是彻底的原创。而且,这回的创意也不是擅长烹饪的老鼠大厨,或者靠一堆气球飞到南美的房子,《头脑特工队》的创意甚至比前两者更有野心,它潜入人体最神秘的器官,带来了一套天马行空却又逻辑自洽的大脑理论。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自己脑袋里想过的任何事。
二、头脑特工队观后感
快乐(Joy)、悲伤(Sadness)、恐惧(Fear)、厌恶(Disgust)、愤怒(Anger),这是女主角Riley脑内的五位情绪司令官,也是《头脑特工队》定义的五种基本情绪。
Joy是那个总想逗你开心的角色。她自带光圈上蹿下跳,常年呼吁“起来嗨”,遇到困难口头禅是“我能搞定”(I can fix it)。她不遗余力让你快乐。Fear是提醒你远离危险的角色。人生中危机重重,不只有墙角的蜘蛛或90度过山车才算危险,如果没有Fear逼你在考试前通宵复习,估计你还能再挂几科。
Disgust使你的身心免遭“毒害”。因为Disgust,你拒绝去吃英国菜、爱上比裂帛、穿成杀马特。(当然有的Disgust毕竟能力有限。Anger保证你被世界公平对待。隔壁老王打你?喷火分分钟烧死他。街上情侣秀恩爱?喷火烧死异性恋。女神把你甩了?喷火……等等,好像是Sadness来了。
Sadness究竟何许人也?谁也不知道。她总是悄无声息地出现,不由自主地去碰操作台。然后你痛哭失声,或者一瞬间悲从中来。
最近
梦悠
网小编看的好多篇《头脑特工队电影》的观后感里面,这篇文章最触动我心,抓住了从父母角度育儿的核心重点。
“为什么孩童(甚至包括成人)要隐藏真实的自我,回避悲伤情绪?因为比起喜乐,悲伤是内心最脆弱也最柔软的情感,也是最容易被伤得体无完肤的情感。一旦坦露后,如果不被接纳和理解,反而遭遇冷漠或嘲笑,自身就会不再轻易继续坦露,而是用很多的盔甲将自己严严实实武装起来,变得设防、强悍、冷峻、坚硬、过度独立孤傲”
“不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有自觉的勇气,更需要自我痊愈的时间和空间——有很多的成长记忆需要梳理,有很多的心理问题需要医治,有很多的思维模式需要扭转,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空间。可以说,我们这一代是一边自己成长一边陪着孩子成长。我们都不愿重复上一代简单粗暴的育儿方式,但偏偏我们容易犯重蹈覆辙的错误。”
梦悠情感,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女性情感成长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