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是什么原因?该如何预防
2018-11-14 15:21:35 梦悠网
晕车又名晕动病,晕动病是汽车、轮船或飞机运动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或旋转等任何形式的加速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疾病。患者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那么晕车是什么原因呢?晕车怎么办该如何应对。下面就让梦悠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一、晕车是什么原因
内耳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对半规管和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椭圆囊、球囊,内有耳石器(又称囊斑),它们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当汽车启动、加减速、刹车、船舶晃动、颠簸,电梯和飞机升降时,这些刺激使前庭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细胞产生形变放电,向中枢传递并感知。
这些前庭电信号的产生、传递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如果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出现运动病症状。每个人耐受性差别又很大,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现运动病症状。
二、为什么会晕车
平常人们习惯于在平地行走,而不习惯于比较陌生的运动刺激,如乘车、乘船、乘飞机时的上下颠簸和动摇不定。有的健康人,并无器质性疾病和功能障碍,在接受上述的不同方向、不同速度强烈的运动的刺激后可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晕车、晕船、晕机的现象。这在医学上称运动病。这是一种生理性十分正常的反应。在强烈的刺激下不出现反应才是病理现象,即表示前庭功能已经丧失。人们脱离刺激环境后症状可自然消失。
运动病是以头晕、肤色苍白、出冷汗、流涎、恶心、呕吐、身体乏力等反应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当人们受到实际或模拟的运动刺激,对这种刺激不熟悉、不能适应,便有可能发生运动病。运动病的症状常为进行性发展,由注意力分散、淡漠、嗜睡和胃区不适到恶心、枕部头疼、皮肤苍白、出冷汗、进行性发展到干呕和呕吐,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方案终止其发展,最后可发展为失能、身体完全衰竭。所以,运动病是一种可以引起严重后果的疾病。
运动病可能由预期的运动没有出现,也可以由不熟悉的运动所诱发,而“模拟器病”和“宽银幕电影病”的诱发刺激是由视觉上的运动刺激。
三、晕车怎么办
发病时患者宜闭目仰卧。坐位时头部紧靠在固定椅背或物体上,避免较大幅度的摇摆。通风要良好。同时可选用抗组胺和抗胆碱类药物:氢溴酸东莨菪;茶苯海拉明(晕海宁、乘晕宁);盐酸倍他司汀(抗眩啶);盐酸美克洛嗪(敏克静);其他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氯丙嗪、地西泮(安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