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你都知道吗?
2018-11-29 14:40:03 梦悠网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我国许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阴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当地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那么大家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中秋节的习俗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 梦悠情感小编 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秋节的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变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来历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皇帝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阐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初步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效法,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来历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成的时节。“秋”字的解说是:“庄稼老练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老练,农民为了庆祝丰盈,表达高兴的心境,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心的意思,阴历的八月是秋季中心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心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风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讨指出,中秋节来历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创造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处理因许多吸收反隋义师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二、中秋节的习俗
1、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恰当详尽的记叙。汉往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补充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2、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现在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鱼形及上糊色纸绘各种色彩。中秋夜灯内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屋子高处。
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赋有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大众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光不啻琉璃国际。”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划好像仅次于元宵灯节。
3、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集合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由所以大多数年青男女喜欢的活动,一起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美谈,因而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方法。
4、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我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风俗,“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物。到后来人们逐步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予思念。一起,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区域还有博饼的风俗,并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梦悠情感,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女性情感成长学习平台。
注册成为梦悠会员,畅听百门情感课程>>> 立即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