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更多数据了哦~
挽回爱情 恋爱技巧 经营婚姻 婚姻指导 变心出轨 婚姻问题 媒体推荐 交友 爱情问题 分手复合 姻缘算命 美妆健康 心理百科
健康 职场 性格 人际社交 家庭关系 自我觉察 教育 婚恋 症状 人群 科普 测试
心理咨询> 科普> 社会心理学

怎么学心理学

怎么学心理学呢,为什么自己努力心理学学习了还是学不好呢,对于心理学入门,很多人都是可以学好的,但是什么原因连心理学入门学不好呢,下面梦悠小编就说说心理学学习。

一、怎么学心理学

怎么学心理学

1、首先从自己开始。这有多重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那些心理学知识,首先要用在自己身上。我见过很多朋友,一开始学心理学的动机是为了自己,譬如上治疗性工作坊的。但是,等学到一些知识后,却主要用在剖析别人上了。

例如,一位女士花了几十万上各种各样的课程,每上一个课程回来,都会剖析丈夫和其他亲人,剖析他们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很多时候还会要求他们改变对待自己的做法。更常见的是,发现心理学会特别强调童年时和父母的关系,结果一剖析发现父母对自己的方式大有问题,于是回来就要求父母改变对自己的方式。

这样做,心理学要么成了逃避自己成长责任的工具了,要么成了向别人展示自己有多高明的工具了。例如那位女士,她现在和丈夫吵架更厉害了,毕竟那么多知识不是白掌握的。

真正用在自己身上,是先去将那些理论知识用在自己身上,先去认识自己。并且,当发现所谓的问题时,不要急着去改变。

很多人会问,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不立即改变呢?!因为,急着改变很多时候是在逃避认识自己。通常而言,做一些事情是容易的,但深入地认识自己要困难很多,而且还有很多痛苦。于是,我们更愿意去做什么,而害怕仅仅去觉察自己。

并且,我的经验一再显示,一旦真正觉察到了自己的问题,改变立即就发生了,那时做什么就不再是问题了。

更有意思的是,一旦你改变了,周围的关系会自动发生一些改变,而假若你还没有发生改变,却去要求别人为你改变,那其实是在说,你要为我的改变负责,这也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

对于你,我很想建议,把本科的几年时间都当作认识自己的阶段,这一阶段不必急着去改变,而只是去认识,去觉察,看看会发生什么。

2、尊重自己的感觉。

心理学流派众多,而每一流派又有许多代表人物,该怎么掌握呢?我的建议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喜欢谁就去学谁,不喜欢的话,暂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例如,读本科的时候,我不认同弗洛伊德,觉得他太黑暗了,那时看他的书就没什么感觉。所以,尽管他是No.1的大师,但我照样尊重自己的感觉,没有对他做太多工作。

相反,那时我特别喜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而对同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的马斯洛没有感觉。但那时国内没有完整的罗杰斯著作的译本,该怎么办?于是,我去图书馆借了罗杰斯的几本英文原著来看,这对我有极大的帮助。

但等2005年开始主持广州日报心理专栏后,我再看精神分析的东西就很有感觉了,甚至去上海中国和德国合办的精神分析培训班时,还梦见了自己是“弗洛伊德的信史”。

学习的时候,有感觉和没感觉有着巨大的差异。有了感觉可以事半功倍,而没感觉则会事倍功半,甚至我觉得这样说还不够,我个人认为,有感觉和没感觉,学习的效率要相差10倍以上。

3、你的判断是唯一的检验标准。

有些理论被奉为权威,但你就是没感觉,甚至认为是谬误,那没关系,接受你的这种判断。

这样做有多种结果。或许,你最后推翻了自己的判断,又接受这一理论了。或许,你终其一生都没有接受这一理论。也或许,你最后有了折衷。

这些结果都不错。并且,因为这些结果有你的感觉在,你对于一切理论或知识是有你自己的独立思考的,于是你就不只是在学习而已,你还进行了创造。

多去读原著,适当少读教科书。教科书,尤其是国内的教科书,经常是拼凑出来的,不知道是对原著的第几手的翻译或抄袭了。更要命的是,因为这样一个过程,原著的意思甚至都被误解了。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原著的意思都更容易懂。即便如弗洛伊德,据说其原著都是非常清晰易懂的,是后来的译者将精神分析弄得晦涩难懂。不过,即便是译著,也远胜于教科书,读教科书的话,可能读上一辈子都无法理解原作者的意思。

不要局限于学院派,更不要局限于心理学这几个字。为了考试,将自己局限于学院派,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为了真想学心理学,而将自己局限于学院派,这就会有巨大的局限性。现在很多流派,传统心理学可能难以接受,例如萨提亚、家庭系统排列、完形、NLP乃至中国由来已久的道家的方法等,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体系都有排外性,每一个体系都无意中会使用“我正确,别人错误”的逻辑,精神分析一开始产生时,被世人视为荒谬,而精神分析确立了地位后,就视别人为荒谬了。作为一个学习者,不要被这种分别心给限制住。

更不要局限于心理学三个字,要对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电影乃至新闻事件等各方面内容保持着好奇心。仅对我而言,心理学对我的影响远不如哲学和文学,例如对我影响最大的书中,列第一位的便是以色列神学家马丁•布伯的著作《我与你》。我是人性乃至宇宙的奥秘好奇,而不是对什么心理学好奇,所以不要被心理学三个字限制住。

甚至,即便学心理学,也不必非得选择进入大学读心理学系。我现在认识很多朋友,他们以前是大公司的高管、CEO或老板,但被心理学的魅力吸引后,放弃了以前的高收入的工作,而成为了一个治疗师。因为他们有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在某些方面更为开阔的心胸和见识,他们在心理学上某方面的造诣会更好,至少在这一方面,是那些一路从本科、硕士乃至博士而学心理学的人难以比拟的。

总之,要尊重自己,而不要被任何来自于外界的成见限制住,这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原则。

二、心理学学习学不好原因

1、不了解学科特点奢望,所托非人

每一个以心理学为专业的人,在和陌生人的首次交流中,一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嗨,学心理学的,你能猜出我在想什么吗?”每到此时,一些狡猾的专业人士会以各种借口搪塞过去,而对于一些比较老实的专业人士,他们往往会略带惭愧地解释说:“心理学不是算命,我们不以研究别人想什么为研究对象的。”

2、以自疗为目的来自学,误入歧途

就学科特性来说,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汇的学科,自身包含内容比较多,既有非常理科的统计实验、生理脑科学之类,又有人文色彩很弄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类,既有冯特的科学传统,又有弗洛伊德的临床传统,就一个人而言,对于心理学的自然爱好,很难包含这些方方面面,自学阅读的话,很容易只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对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难免偏颇,偏听偏信某一领域的心理知识。

3、按心理学发现去生活,东施效颦

心理学有许多精彩的发现,利用它会不会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有条件的。曾有的年轻人学习了行为主义的强化学说,觉得很好,便利用来谈恋爱,追女朋友,结果怎么样呢?想想大家也知道了。那么,如何看待心理学那些发现和理论,才能不至于误用害人害己呢?

上一篇:深圳大运会会歌:《从这里开始》 下一篇:应用心理学原理分析

相关文章 更多

推荐导师
李秋菊 婚姻家庭督导私教
李秋菊
团队心理咨询督导师
婚姻修复
情感提升
脱单
4.7
收到4341感谢
立即微信咨询
蔡惠生 明星心理咨询督导师
蔡惠生
明星心理咨询督导师
婚姻修复
关系维护
内在提升
4.7
收到2796感谢
立即微信咨询
1分钟提问,专业咨询师在线解答
1
添加微信
持证心理咨询师·一对一私密咨询·专业人工质检
2
接入咨询师
24小时内通过好友,说明您的情感困惑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定制专属私密的情感解决方案
立即微信咨询

热门文章

您可能需要

quexing0601

您可能需要

在线课堂 找专家 免费情感分析
微信立即咨询